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家园忘却酒为乡。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
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送萧处士游黔南》。诗中通过对友人的赞美和对其生活态度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计所持乐观态度的理解与支持。
首句“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形象地描述了萧处士不仅才华横溢、善于饮酒,而且其气质高雅,如同飘逸的云朵,而其头发如同冬日的霜雪,给人以清冷脱俗之感。
“生计抛来诗是业”表明萧处士将生活中的点滴转化为诗歌,这些诗歌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紧接着,“家园忘却酒为乡”则透露出萧处士对故土的留恋和依恋,但这种情感在美酒面前变得淡薄,他似乎将酒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替代了对家的思念。
“江从巴峡初成字,猿过巫阳始断肠”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萧处士行走江边时的情景。巴峡之险峻、巫山之幽深,都被诗人用鲜明的笔触勾勒出,而“初成字”与“始断肠”则表达了萧处士对这些自然景观的感受和内心的波动。
最后,“不醉黔中争去得,磨围山月正苍苍”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期许和对旅途生活的一种期待。在这里,“不醉黔中争去得”表达了萧处士即便在外地,也能够保持清醒,不被世俗所迷惑。而“磨围山月正苍苍”则是对旅途中夜晚月色之美的描绘,通过这种景象,诗人似乎在鼓励友人要珍惜这段时光,即使是在远离家乡的黔南,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朋友才华和品性的赞赏,以及对其自由不羁、追求心之所向的人生态度的肯定。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中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生活的美好祝愿。
云根露奇怪,上有青莲宫。
轩窗极净丽,疑入悬壶中。
凭槛俯寒流,披襟纳清风。
跏趺坐少定,滞念冰雪融。
人生蚁旋磨,世故鸟印空。
道眼一回光,味与嚼蜡同。
此意谁为领,白云横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