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山水田园图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和享受。
"山气朝来爽,溪流日向清。" 这两句设置了整个诗篇的基调,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早晨山谷中清新的景象。这里的“山气”指的是山林间清新的空气,而“溪流”则是山间潺潺的小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加清澈。
"远心何处惬,闲棹此中行。" 诗人在这两句中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行为选择。“远心”意味着内心的宁静与淡泊,而“何处惬”则是在寻找一个能够安放这种心情的地方。“闲棹”一词,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行走状态。
"丛桂林间待,群鸥水上迎。" 这两句进一步丰富了景色,也加深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丛桂”指的是茂密的桂树,而“林间待”则是诗人在这片美丽环境中停留下来。“群鸥”即成群的水鸟,“水上迎”展现出它们在水面上活跃,似乎也在欢迎诗人的到来。
"徒然适我愿,幽独为谁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寄托。“徒然适我愿”意味着这种自然中的生活完全符合诗人的意愿,而“幽独为谁情”则是在询问这样的隐逸生活是为了哪种情怀。这里的“幽独”是一种精神状态,即在世俗之外寻求一种超脱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色与诗人内心世界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千秋万岁圣贤话,尽挂诸郎齿颊閒。
发纵指南知有自,昂霄耸壑定非艰。
灵椿挺挺元未老,珠树枞枞孰可攀。
过我朝阳语中曲,且停烟棹置家山。
东风吹雾雨,更吹起、裌衣寒。
正莽莽丛林,潭潭伐鼓,郁郁焚兰。
阑干曲、多少意,看青烟如篆绕溪湾。
桑柘绿阴犹薄,杏桃红雨初翻。飞花片片走潺湲。
问何日西还。叹扰扰人生,纷纷离合,渺渺悲欢。
想云軿、何处也,对芳时、应只在人间。
惆怅回纹锦字,断肠斜日云山。
边隅守岁莫思家,有酒盈樽即颂花。
爱尔和鸣同野鹤,起予返哺学林鸦。
生香不断炉烟袅,绛蜡长明跋晕斜。
时序推迁休问当,何思何虑乐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