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见勋臣至自西,禁兵十万许谁提。
中军上佐兼南北,一代元戎肃鼓鼙。
飞盖首回二华远,登仙旌入五云齐。
已知司马属人望,应筑长安拜相堤。
陛见勋臣至自西,禁兵十万许谁提。
中军上佐兼南北,一代元戎肃鼓鼙。
飞盖首回二华远,登仙旌入五云齐。
已知司马属人望,应筑长安拜相堤。
这首诗描绘了朝廷迎接勋臣归来的情景,以及对这位勋臣的崇高评价与期待。首句“陛见勋臣至自西”,开篇即点明了勋臣从西方归来,受到了皇帝的接见,体现了其在国家中的重要地位。接着,“禁兵十万许谁提”一句,以十万禁兵之多,反衬出勋臣的卓越才能和领导能力,暗示他能够胜任统领如此庞大军队的重任。
“中军上佐兼南北,一代元戎肃鼓鼙”进一步强调了勋臣的多重角色与职责,不仅在中军担任上佐,还负责南北两面的军事事务,是国家的一代元帅,其威严如同战鼓与鼙声,象征着他的权威与力量。
“飞盖首回二华远,登仙旌入五云齐”两句,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勋臣归来的壮观场面。飞盖(华丽的车辆)引领着队伍,远离了二华(古代指华山和少华山),仿佛登仙一般,旌旗飘扬,五云环绕,展现了勋臣的非凡气度和荣耀。
最后,“已知司马属人望,应筑长安拜相堤”表达了对勋臣未来的高度期待。司马一职历来为文官之首,此处暗示勋臣不仅在军事上有卓越成就,也将在文治方面有所作为,有望在长安筑堤拜相,成为国家的重要政治领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对勋臣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国家未来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
云深别有深庭宇。小帘栊、占取芳菲多处。
花暗水房春,润几番酥雨。
见说苏堤晴未稳,便懒趁、踏青人去。休去。
且料理琴书,夷犹今古。
谁见静里闲心,纵荷衣未茸,雪巢堪赋。
醉醒一乾坤,任此情何许。
茂树石床同坐久,又却被、清风留住。欲住。
奈帘影妆楼,剪灯人语。
雄风豪雨,时节清明近。
帘幕起轻寒,暖红炉、笑翻灰烬。
阴藏迟日,欲验几多长,绣工慵,围棋倦,香篆频销印。
茂林芳径,绿变红添润。
桃杏意酣酣,占前头、一番花信。
华堂尊酒,但作艳阳歌,禽声喜,流云尽,明日春游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