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故园梅花》
《忆故园梅花》全文
宋 / 蔡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遥忆家山千树梅,几年心力费栽培。

雪中最喜登楼望,月下偏宜傍水开。

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

主人行矣休官去,怨鹤惊猿勿浪猜。

(0)
鉴赏

这首诗以“忆故园梅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家乡梅花的深深怀念。首句“遥忆家山千树梅”,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遥远而充满诗意的场景,仿佛能看见诗人站在远方,凝视着那片被千树梅花覆盖的故乡山峦。接下来的“几年心力费栽培”,则透露出诗人对梅花的深厚情感和精心照料,暗示梅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丽之物,更是诗人情感寄托的载体。

“雪中最喜登楼望,月下偏宜傍水开”两句,进一步展现了梅花在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下的独特魅力。雪中赏梅,更显其高洁;月下临水,更添几分幽静与雅致。这样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梅花的自然之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宁静。

“东阁自怜诗兴懒,平泉不见信音来”则表达了诗人因远离故乡而产生的孤独感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东阁与平泉,可能是诗人曾经生活或工作的地方,如今却只能在心中回忆,无法再与之亲近,这种情感的落差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主人行矣休官去,怨鹤惊猿勿浪猜”一句,似乎是对即将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友人的劝慰,希望他不要过于忧虑,不必担心外界的猜疑。这句话既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怀,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由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既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蔡戡
朝代:宋   字:定夫   籍贯:福建仙游   生辰:1141—1182

蔡戡(1141—1182),南宋官吏。字定夫,福建仙游人,蔡襄五世孙,蔡伸嫡孙。始居武进,初以荫补溧阳尉,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进士,累官宝谟阁直学士。七年,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八年,知江阴军。历广东、京西转运刮宫,广东、湖南提刑。淳熙十年(1183)由湖广总领徙建康府总领,寻徙淮西总领。光宗绍熙元年(1190)为浙东提刑,召除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五年,兼知临安府,再任湖广总领。宁宗庆元二年(1196)知隆兴府。嘉泰元年(1201)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勤政爱民,赢得清声。生性洒脱,不肯与权奸
猜你喜欢

青龙桥上有感

落落狂歌一阮公,旗亭把酒送归鸿。

湖光不定春风里,山气偏多夕照中。

满眼莺花双鬓改,百年愁思几人同。

边庭李牧空遗迹,此日谁论定远功。

(0)

对酒示五子

冰雪频惊岁序过,向平心事独蹉跎。

贫欺老子疏狂在,懒到儿曹感叹多。

鸿雁暮依沙岸草,凤凰时下玉山禾。

且倾陶令杯中物,月白空庭一放歌。

(0)

送卢次楩赴留都谒陆仪部与绳

有客清狂倒角巾,江湖未老报恩身。

夕阳满地还驱马,秋水连天几问津。

家在中原闻白雁,赋成南浦对青蘋。

仙郎共醉金陵酒,不羡风流六代人。

(0)

怀香山寺

曾识京西路,名山梵帝家。

殿高千岭树,地落半天霞。

空外钟声彻,云边塔影斜。

老禅相对处,笑指白莲花。

(0)

秋兴四首·其一

寥落天涯客,谁堪秋气深。

风烟凄大野,霜日净空林。

对镜嗟衰白,衔杯任陆沉。

子云多著述,百代有知音。

(0)

冬夜昭觉禅院示万灯上人

旧衲灯前补,天寒霜满庭。

不眠中夜偈,早起半函经。

慧力刬诸障,禅心通百灵。

腊同祗树老,春雨又青青。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林鸿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