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过秦园适值公宴避之遂登酒楼独酌醉后作》
《秋晚过秦园适值公宴避之遂登酒楼独酌醉后作》全文
清 / 过炳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习家池上最风流,却道山公醉未休。

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

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日晚上诗人过炳耀拜访秦园,恰逢主人宴客而避开,独自登上酒楼饮酒的情景。诗中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

首句“习家池上最风流”,以习家池为背景,暗示出一种闲适优雅的生活情调。“却道山公醉未休”,借用山公(即王献之)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宴席,但选择避开,独自享受宁静的饮酒乐趣。

“残柳影斜还系马,折荷声乱不惊鸥”两句,通过残柳和折荷的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秋日景象。柳树的影子斜斜地映在水面,马儿悠闲地站在一旁;荷叶在微风中摇曳,发出沙沙的声音,但并未惊动水中的鸥鸟,展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之美。

“且同太白三人饮,更上元龙百尺楼”两句,引用李白和陈元龙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饮畅谈,甚至想要攀登更高的楼阁,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邃的思考。

最后,“借问泉边明月下,有谁独跨九龙游”一句,以问句的形式,将读者带入一个想象的空间。诗人似乎在询问,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是否有人独自骑着九条龙游历,既是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也是对自身孤独饮酒状态的一种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作者介绍

过炳耀
朝代:清

过炳耀(1700-1771),字声宏,号蓉溪。清无锡人。国子生。少攻帖括,屡试京兆皆不售,年六十再踏省闱,终以不遇。自是闭户不出,吟书作赋。晚年遵例敕封儒林郎。
猜你喜欢

玉烛新.咏烛

五更寒作阵。正绣幕重重,一枝斜隐。

当时曾在,春宵底、照足美人春困。

云沈雨重,谢倦眼、看承逾俊。

珊枕畔、翠袖轻遮,怕他隔帘风紧。

如今长伴空床,风也弄孤灯,闪成青晕。

兰心剪瘦,谁听得、掉却玉钗声韵。金荷渐烬。

结遍釭花无准。问红蜡、今夜和愁,烧残几寸。

(0)

除夕作

日夜递无隙,此生行且休。

即看寸阴戢,遽惜一年周。

夙昔好栖遁,至今仍倦游。

众皆嗟晚暮,吾独事淹留。

天地兵犹满,形骸病未瘳。

欲从吴市隐,尚抱杞人忧。

偃息信为惬,功名非所求。

河清如可俟,徒愿老沧洲。

(0)

仲夏即事

林卧采芳草,今朝鶗鴂鸣。

悠悠观物化,默默感吾生。

老大惭闻道,空虚耻近名。

沈吟日云暮,搔首独含情。

(0)

题刘道行祖母拾禾教子册

朝拾田中禾,暮爇釜下薪。

止愿儿力学,不愁家业贫。

儿生有儿先入官,可随万里居长安。

帝予封章不肯受,却待成名报吾母。

江风吹船南入巴,阿孙奉使儿还家。

拜坟呼母母不语,泪湿秋山空黍花。

(0)

秋江客思

洞庭袅袅凉风起,木叶惊飞下江水。

江水悠悠烟景微,江头有客未成归。

身经北渚云山杳,家住南京音信稀。

乍见霜前飞塞雁,还闻月下捣寒衣。

寒衣作就家家寄,可是侬家远难致。

男儿出门不返顾,直欲浪游天尽地。

轻舟短棹恣经过,水远山长风浪多。

花艳惊郎大堤女,声谐流徵郢城歌。

歌声入云花满堂,夜夜朝朝乐未央。

劝君莫上瞿塘去,两岸猿啼能断肠。

(0)

库车四首·其二

旧乐争传斋篥声,翻来新曲太凄清。

殊方尽可尊官长,蛮性终难识舅甥。

安得纲常归雅化,谁将礼义及时明。

我来又起流年感,渐觉霜华两鬓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