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刘道行祖母拾禾教子册》
《题刘道行祖母拾禾教子册》全文
明 / 边贡   形式: 古风

朝拾田中禾,暮爇釜下薪。

止愿儿力学,不愁家业贫。

儿生有儿先入官,可随万里居长安。

帝予封章不肯受,却待成名报吾母。

江风吹船南入巴,阿孙奉使儿还家。

拜坟呼母母不语,泪湿秋山空黍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祖母以身作则,辛勤劳动,教导孙子努力学习,不为家境贫寒所困的情景。诗中充满了浓厚的家庭情感和对教育的重视。

首句“朝拾田中禾,暮爇釜下薪”,生动地展现了祖母早出晚归,辛勤劳作的生活状态。她清晨在田间拾取稻谷,傍晚则烧火煮饭,生活虽苦,但为了家庭的温饱,她无怨无悔。这不仅体现了祖母的勤劳与坚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

接着,“止愿儿力学,不愁家业贫”一句,直接表达了祖母的心愿——希望孙子能够通过学习改变命运,不再为家境贫寒而忧虑。这种无私的爱与期望,是祖母对孙子未来的深深寄托,也是对教育价值的高度认可。

“儿生有儿先入官,可随万里居长安”两句,预示了孙子将来的成就与远大前程。孙子有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家乡,走向更广阔的天地,甚至能成为官宦之士,为家族带来荣耀。这不仅是对孙子个人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教育成果的期待。

“帝予封章不肯受,却待成名报吾母”一句,进一步展现了孙子的孝心与责任感。他虽然有机会获得高位厚禄,但却选择了放弃,因为他深知母亲的养育之恩,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体现了深厚的家庭情感与道德观念。

最后,“江风吹船南入巴,阿孙奉使儿还家”描绘了孙子完成使命后,带着荣誉与成就返回家乡的情景。他不仅实现了个人的价值,更重要的是,他回到了母亲身边,用实际行动报答了母亲的养育之恩。

“拜坟呼母母不语,泪湿秋山空黍花”则是对祖母去世后的场景描述。孙子在母亲的坟前呼唤,却未能得到回应,只能眼睁睁看着泪水如秋山上的霜雪,凝结在空荡荡的黍花上。这一幕充满了悲凉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孙子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与不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祖母与孙子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对教育、孝道和家庭责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赞美亲情与教育的诗篇,也是一幅展现人性光辉与社会伦理的画卷。

作者介绍
边贡

边贡
朝代:明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市)   生辰:1476 ~1532

边贡(公元1476--1532年)字廷实,因家居华泉附近,道号华泉子,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弘治九年(1496)丙辰科进士,官至太常丞。边贡以诗著称于弘治、正德年间,与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并称“弘治四杰”。后来又加上康海、王九思、王廷相,合称为明代文学“前七子”。
猜你喜欢

镇皖楼叶郡守夏郡丞席上作

芳筵傍树缘逃暑,胜域迎秋故入风。

九派洪涛孤槛外,万山晴蔼一杯中。

高悬幕榻谁徐孺,烂漫江亭此醉翁。

得意论交狂转剧,徵歌还散玉莲红。

(0)

无相寺方丈寺

双溪流水玉磋磋,溪上丛林仄径过。

霰雪眇冥当昼合,芙蓉蹙沓倚檐多。

朅来席影连芳沼,欲去钟声出暝萝。

向日书堂今寂寞,碧峰回首一高歌。

(0)

乙未春正月二十三日早恭遇上御皇极门觐天下来朝诸侯时有岛夷乞封阙下二首·其二

诏选宫人昔奏知,怪来朝讲故迟迟。

忽逢丹扆垂裳日,正忆天言罪己时。

先帝初年真圣主,轮台一诏更吾师。

微臣旧有千秋鉴,却望调元鼎鼐谁。

(0)

渡淮二首·其一

清淮如带绕,秋色与天长。

淝水东西合,韩碑日月光。

客心可感慨,王气几兴亡。

惟见江头柳,萧疏伴夕阳。

(0)

七夕过留城四首·其二

留侯有庙对崩湍,湖水粘天动地还。

此夕正逢天女渡,莫教风浪到人间。

(0)

寄寿太宰杨公三首·其三

总为社稷爱苍生,疏懒猥承国士名。

一饭只今谁吐哺,三台此日望调羹。

歌残白雪何人和,眼看黄河几度清。

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