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社稷爱苍生,疏懒猥承国士名。
一饭只今谁吐哺,三台此日望调羹。
歌残白雪何人和,眼看黄河几度清。
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
总为社稷爱苍生,疏懒猥承国士名。
一饭只今谁吐哺,三台此日望调羹。
歌残白雪何人和,眼看黄河几度清。
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唐伯元所作的《寄寿太宰杨公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对杨公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
首句“总为社稷爱苍生”,开篇即点明了杨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接着,“疏懒猥承国士名”一句,既展现了杨公的谦逊与低调,也暗示了他虽不善言辞,却以实际行动赢得了国士之名的赞誉。
“一饭只今谁吐哺”引用了周公吐哺的典故,表达了对杨公勤于政务、随时准备接待贤才的赞美。而“三台此日望调羹”则以古代官职的象征,形象地描绘了杨公在朝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力。
“歌残白雪何人和”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对杨公才华与影响力的肯定,同时也隐含了对当前社会缺乏能与之相匹配的贤才的感慨。“眼看黄河几度清”则以黄河的变迁,象征着世事的无常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杨公能够引领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望。
最后,“惟有祥光南极外,夜深长拱帝星明”两句,运用了天象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杨公品德高尚、功绩卓著的赞美,以及对其未来光明前景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杨公的崇敬之情。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早从烂柯,知所步趋。
南陔子职,夙夜尽劬。九日黄花,采采盈裾。
请寿堂萱,大年方壶。庞眉发鹤,重锦轩鱼。
母诏子前,问学勉诸。参匪直养,心传泗洙。
诚身悦亲,授伋著书。子曰懋哉,益厉厥初。
荣多遗母,文绣不如。戏舞樽前,母为笑娱。
我寄四言,俾陈座隅。
苍崖插浯溪,清涨湿元颂。
费墨合屋高,千年此安用。
鲸翻天宝末,云滃朔方众。
还都迎上皇,呜咽抱馀痛。
两宫重宴乐,万国尽朝贡。
当时纪成功,小雅见微讽。
颜公发劲画,金玉相错综。
我于碑刻间,众羽得孤凤。
艰危人物难,忠烈鬼神重。
摹取挂野堂,英风凛生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