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衲相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
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意方平。
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
坏衲相过羽服迎,可怜□静□营营。
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意方平。
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丁谓的作品,通过诗中所描绘的情景和意象,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坏衲相过羽服迎,可怜静默营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遇到了修行者,他们穿着简单而破旧的法衣,安静地从事他们的宗教活动,这种场景让诗人感到可敬又有些许悲凉。
“我思江上忘身计,师出山中乞寺名。”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的心境,他希望能像那些修行者一样,在江畔或山中找到一处安静之所,忘却尘世的烦恼,并寻找一个合适的地方来致力于精神修炼。
“振锡回还心未住,布金圆满意方平。”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波动和对完美境界的追求。尽管外在环境可能有所变迁,但内心却始终向往着一种圆满而平和的心灵状态。
“零陵泉石三湘最,莫踏花间细草生。”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包含了一种警示,即在欣赏自然美景时,要小心不要践踏到那些细微而易受伤害的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修行者、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理解。
七十平头矣。记少年、零丁孤露,不胜况瘁。
食指伙颐难一饱,笑煞昌黎五鬼。
处处是,揶歈滋味。
自愧鼠鼋生计拙,误穷途、莫下万双泪。
恐挫了,元龙气。关河狼迹寻知己。
但凭著、随身竿木,逢场游戏。
幕府栖迟岁月老,我瑀琳书记。
瞬息沧桑如鼎,那更有桃源可避。
倒不如长作平原会。消块垒,梦腾醉。
西山晴翠,尚依然无恙,似从前否。
肠断承平天宝日,蓦地渔阳鼙鼓。
北极朝廷,东来风雨,醉也天何苦。
雕阑玉砌,一时灰烬楼橹。
何况老屋三间,路人谁恤,词客英灵聚。
剩得龙眠图画在,依约暮云春树。
丹凤城南,铜铺石井,是我经行处。
如今寂寞,野棠开落无数。
夐矣斯人,浩然气、参天罔歇。
更不论、何时何地,同悲遭烈。
阿衮甘随五里雾,女荣追侍重泉月。
甚富平、满口说中兴,偏讥切。两朝史,终昭雪。
公道论,时明灭。比韩彭褒鄂,各殊圆缺。
隐憾未空胡马迹,表忠须沥天狼血。
倩画师、一一补哀荣,旌双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