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根商舸集高桅,岩顶朱门小殿开。
未信瀛洲环弱水,始知鳌背负蓬莱。
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鸟随潮两两来。
坐久松风吹骨冷,此身浑觉在瑶台。
岩根商舸集高桅,岩顶朱门小殿开。
未信瀛洲环弱水,始知鳌背负蓬莱。
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鸟随潮两两来。
坐久松风吹骨冷,此身浑觉在瑶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开篇“岩根商舸集高桅,岩顶朱门小殿开”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船只停靠在岩石之下的画面,桅杆高挑,而岩上则有一座小巧的朱红色门廊,这种对比鲜明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不失雄伟的氛围。
接着“未信瀛洲环弱水,始知鳌背负蓬莱”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传说中仙山之美的质疑,以及在亲眼目睹之后,对其震撼与赞叹。这里的“瀛洲”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而“鳌背负蓬莱”则形象地表达了仙山的雄伟与不凡。
诗人随后描绘自然景观:“青山到海重重小,白鸟随潮两两来”,这两句通过层叠的青山和随波逐流的小船与白鸟,传递出一种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情感。
最后,“坐久松风吹骨冷,此身浑觉在瑶台”则是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的心境。长时间的静坐让他感觉到微风带来的凉意,但这种凉意却令他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仙界一般,体验到了超凡脱俗的快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境界的深切体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