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词人于石所作,名为《次韵徐永之秋兴》。从诗中可以感受到深沉而又略带哀愁的情绪。
"谁谓四时秋最愁,胡床谈咏晋风流。" 这两句是对传统观念的反思和挑战,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特有的情怀,同时也融入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历史感慨。
接下来的"山川长在英雄老,草木无边天地秋。" 更深化了这种感觉,通过将自然景观与英雄辈出的变迁相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情绪。
"惊眼一行渔唱晚,斜阳万里客凭楼。"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秋日景象,诗人通过渔人的歌声和夕阳下的远眺,传达了自己的孤独与怀旧之情。
最后,“茫茫远水涵空碧,兴入芦花第几洲。”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交融,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精神自在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的描绘和历史文化的回味,以及个人情怀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又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