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案适不乐,起步临前庭。
顾视云中照,翳翳迫西楹。
过日若倾波,谁为念不停。
霜卉爱青阳,鬒丝忧素茎。
刀笔理何深,能令走世名。
蜀客虽寂寞,犹得守玄经。
披案适不乐,起步临前庭。
顾视云中照,翳翳迫西楹。
过日若倾波,谁为念不停。
霜卉爱青阳,鬒丝忧素茎。
刀笔理何深,能令走世名。
蜀客虽寂寞,犹得守玄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省中视事有感》。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官署中处理政务时的心情,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感慨。他起身走到庭院,看到夕阳西下,光线昏暗,如同倾泻的波涛,引发了他的思考。他对时光流逝和人生短暂感到忧虑,同时又对花草的喜爱和白发早生表示感慨。
"披案适不乐,起步临前庭",这两句直接描述了诗人因公务繁重而心情不佳,暂离案头,来到庭院。"顾视云中照,翳翳迫西楹",描绘了夕阳西沉的景象,暗示着时光匆匆。
"过日若倾波,谁为念不停",诗人感叹时间如流水般逝去,无人能挽留。"霜卉爱青阳,鬒丝忧素茎",以霜花对阳光的渴望和自己对青春不再的忧虑,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
"刀笔理何深,能令走世名",诗人反思文书工作背后的深意,以及追求名声在世间的浮沉。最后两句"蜀客虽寂寞,犹得守玄经",以蜀地客居者的孤独自比,表明即使身处困境,仍坚守内心的原则,执着于学问。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情于景,借物抒怀,体现了王世贞深沉的人生哲思和对仕途的复杂情感。
桃李欲开时,长安春正好。
晴空倚阊阖,朝日散驰道。
云收龙蛇榜,烂烂金碧晓。
清都不容尘,虎士守洒扫。
家无当关警,襟袂免颠倒。
何惭驱款段,吾事不须早。
儒生近卜祝,本自异时好。
圣朝尚文雅,诏使窥鸿宝。
平生一杯酒,江海送吾老。
静喧非人事,不得守怀抱。
跳梁干造物,乃取镆铘诮。
委怀随所遭,千叶才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