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江月·其一》
《西江月·其一》全文
宋 / 张伯端   形式: 词  词牌: 西江月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

早便称呼居隐。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

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0)
翻译
不分五行四象的区别,怎能区分朱砂汞银?从未听说修炼丹药的方法。
早早地自称为隐士,不愿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误导他人走错路。
误人终生在迷惑的困境中,如此欺骗人心怎能忍心。
注释
五行: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五种基本元素,象征着天地自然的规律。
四象:古代星象学中的东南西北四方,象征着季节和方位。
朱汞铅银:炼丹术语,分别指朱砂、水银、铅和银,用于炼制丹药。
修丹:道教修炼内丹,追求长生不老的法术。
火候:炼丹时对火力和时间的控制,比喻修炼过程中的关键节点。
居隐:隐居,远离尘世生活。
背:违背,不承认。
己错:自己的错误。
错路:错误的道路或指引。
永劫:佛教用语,指无尽的轮回。
迷津:迷失的渡口,比喻困境或迷惑的状态。
欺心:欺骗自己的良心。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张伯端所作,名为《西江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和反思人生选择的作品。

"不辨五行四象,那分朱汞铅银。修丹火候未曾闻。早便称呼居隐。"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炼之术的不解与无意探究其奥秘。五行指金、木、水、火、土,四象则是指易经中的太极生四象,即乾、坎、离、兑,象征天、地、风、水。朱汞(汞音同“旋”)铅银,是古代炼丹材料,而修丹火候是道家修炼之术的具体操作方法。这几句表明诗人对这些并不感兴趣,也不曾深入研究,反而选择了隐居生活。

"不背自思己错,更将错路教人。误他永劫在迷津。似恁欺心安忍。"

这几句则流露出诗人的内疚与反省之情。他不否认自己的过失,并且担忧这些错误可能会误导他人,使他们陷入更深的迷茫中。"永劫在迷津"表达了对这种状态的担忧,而"似恁欺心安忍"则是自我审视,诗人似乎在问自己如何能安心做出这样可能误导他人的行为。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和价值选择的探索。张伯端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的内省精神和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了宋代士大夫阶层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切关怀。

作者介绍
张伯端

张伯端
朝代:宋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为“紫玄真人”,又尊为“紫阳真人”。临海(今属浙江)人。自幼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中外,涉猎诸种方术。曾中进士,后谪戍岭南。于成都遇仙人(一说此仙人即为刘海蟾)授道,后著书立说,传道天下。
猜你喜欢

颂一百则·其九

句里呈机劈面来,烁迦罗眼绝纤埃。

东南西北门相对,无限轮锤击不开。

(0)

秋江偈

漾漾银河玉宇流,净如白练冷光浮。

老胡一苇踏不著,零落西风断岸头。

(0)

偈三首·其一

剔起灯来是火,历劫无明照破。

归堂撞见圣僧,几乎当面蹉过。

(0)

偈三首·其三

雁山枯木实头禅,不在尖新语句边。

背手忽然摸得著,长鲸吞月浪滔天。

(0)

禅人请赞·其三

在家不读书,行脚不参禅。

随流闲打閧,掘地觅青天。

而今老矣方知悔,捏人痛处力加鞭。

(0)

偈颂一百零四首·其七

雕梁燕语,乔木莺吟。秋田水足,麦岭云深。

声色纯真浑声色,无端花擘祖师心。

耳无轮,眼无筋。优游子圣外,阆荡拾花针。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