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梁燕语,乔木莺吟。秋田水足,麦岭云深。
声色纯真浑声色,无端花擘祖师心。
耳无轮,眼无筋。优游子圣外,阆荡拾花针。
雕梁燕语,乔木莺吟。秋田水足,麦岭云深。
声色纯真浑声色,无端花擘祖师心。
耳无轮,眼无筋。优游子圣外,阆荡拾花针。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田园景象。"雕梁燕语,乔木莺吟"以生动的意象写出春日里燕子在雕梁上呢喃,黄莺在高大的树木间轻声歌唱,展现了鸟儿们在自然中的和谐共处。"秋田水足,麦岭云深"则转至秋季,田野里的积水充足,麦田深处云雾缭绕,富有诗意的描绘出丰收季节的宁静与丰饶。
诗人接着通过"声色纯真浑声色,无端花擘祖师心"表达对自然纯真之美的赞叹,认为这种美无需雕琢,自然而然,如同禅宗祖师般的心境。"耳无轮,眼无筋"运用夸张手法,形象地形容听觉和视觉的敏锐,仿佛失去了凡俗的感知,达到了超脱的境界。
最后两句"优游子圣外,阆荡拾花针","优游"形容心境闲适,"圣外"指超越常人,"阆荡"则形容开阔自由,"拾花针"暗喻禅修者的悟性如拾起细小事物般洞察生活。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寓禅意于自然景色中的宋代理学禅宗诗篇。
冶春百五,过几度东风,杏衫寒峭。
雨声易老,恁苔纹点絮,画成吟稿。
绿瘦炉烟,窣地帘垂棼悄。燕归早。
待宿醉醒时,花落多少。烟约今未杳。
但蜡屐商量,可堪芳草。
更移镜棹,认溪光寺影,泼青如瀑。
涩尽啼鹃,知有山桃怨晓。
湿云扫,镇支筇、晋时斜照。
我爱春兮,春王正月,春春先谱春词。
春江花月,春意柳先知。
春夜春灯高挂,开春宴、春不多时。
荞无限,春盘春菜,春酒泛春卮。
春秋三十八,伤春病酒,春困春知。
又漭光满眼,花发春枝。
春燕春莺交语,春闺里、春日迟迟。
游春约,春湖春屿,春事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