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供,佛手与频婆。
国色虽将心领略,清香更许手摩挲,佳境不能多。
瓶花供,佛手与频婆。
国色虽将心领略,清香更许手摩挲,佳境不能多。
此诗描绘了瓶中插花的雅致场景,以佛手与频婆两种水果为喻,不仅展现了花的国色天香,更赋予了花以触感,通过“领略”与“摩挲”的细腻动作,传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与珍视之情。诗中“国色虽将心领略”,表达了对花之美的内心感悟,“清香更许手摩挲”则进一步强调了花香的诱人与可触性,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股淡淡的香气与细腻的触感。整诗通过对比与细节描写,营造了一种既高雅又贴近生活的艺术氛围,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学的独特见解和情感表达。
绛人老矣休问年,万事灰心宁复然。
有客雅知林下趣,怜渠独得酒中天。
摩空雁影沈波底,照眼梅花破腊前。
雪意方浓君且住,行歌同挂杖头钱。
转首今吾非故吾,问君何用惜居诸。
流年已作悠悠梦,往事徒劳咄咄书。
濁酒半壶时自酌,醉头一月不曾梳。
阿谁似我浑无事,睡到目高三丈余。
雁横霜渚水痕收,檐外微云去复留。
多谢西风解人意,尽驱爽气入溪楼。
晚窗落莫雪飞花,点缀山翁两鬓华。
好办青铜买村酒,共撑小艇访渔家。
觉非便合如陶令,得趣何劳问孟嘉。
只怕故人腾踏去,短檠谁与话天涯。
隔竹通晕月自妍,樽前宝炬不须然。
毫飞阁上千林溼,句落云间万井传。
佳节敢辞通夕醉,宿酲还傍小窗眠。
鬓边黄菊应相笑,白发较多似去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