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京全盛日,宫阙上参天。
建章千万户,白昼下神仙。
金琼丽云日,栱角压山川。
一朝丧乱至,两观入戈鋋。
渐台既已平,长门随飞烟。
物大变亦巨,安荣竟徂迁。
毋怪秦汉君,甘心惑神仙。
西京全盛日,宫阙上参天。
建章千万户,白昼下神仙。
金琼丽云日,栱角压山川。
一朝丧乱至,两观入戈鋋。
渐台既已平,长门随飞烟。
物大变亦巨,安荣竟徂迁。
毋怪秦汉君,甘心惑神仙。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与哀叹时事变迁的古诗。开篇“西京全盛日,宫阙上参天”展现出一幅宏伟壮丽的都城图景,西京(指唐代长安,即今陕西省西安市)在鼎盛时期,其宫殿高耸触及云霄。紧接着“建章千万户,白昼下神仙”进一步渲染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神秘气息,建章指的是皇家建筑群,千万户民居汇聚,白日下临如同神仙降临一般。
然而诗歌随后转折,“一朝丧乱至,两观入戈鋋”表达了由盛转衰的历史悲剧,西京的繁华不再,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得这座城市陷入混乱与破坏。"两观"可能指的是太一宫和明德宫,这里被战火摧毁。
“渐台既已平,长门随飞烟”则是对昔日繁华的回忆,渐台、长门都是古都中的地标,但现在它们已经变得平淡无奇,只剩下飘散的烟雾提醒着往日的辉煌。
“物大变亦巨,安荣竟徂迁”表达了历史变迁的巨大波折,以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最后,“毋怪秦汉君,甘心惑神仙”则是对古代帝王迷信鬼神、最终导致国破家亡的反思,不禁令人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盛世与乱世的鲜明对照,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周期性变迁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无常的哀叹。
圣主念元元,良臣选掖垣。
紫墀分使节,红旆出都门。
雪浅斜阳路,云深晚烧村。
期年如报政,应许贺新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