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七日晚步园中见落叶如积感而作》
《七月七日晚步园中见落叶如积感而作》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

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

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

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wǎnyuánzhōngjiànluògǎnérzuò
sòng / zhānglěi

dōngyuánjiǔdàoluòchípíng

yáoluòsuìshízhēnjīng

héngmáowàngdiàoshēng

fàngzhúféngjiānsuìgēngwèigǎnqīng

注释
东园:诗人常去的地方。
落叶:秋天的落叶。
曲池:弯曲的池塘。
遽:突然。
岁时:时节、岁月。
衡茅:简陋的茅草屋。
渔钓:以捕鱼和钓鱼为生。
放逐:被流放。
藜羹:粗陋的野菜汤。
翻译
我很久没去东园了,落叶覆盖的池塘已成一片平坦。
季节变换如此迅速,真是让人惊讶岁月的流转。
在简陋的茅草屋中遥望故乡,以渔猎为生是我余生的选择。
流放到这艰难的年景,即使是粗陋的野菜汤也不敢轻易忽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漫步于东园时所见的情景。开头两句“东园久不到,落叶曲池平。”表达了诗人对东园久未访问的遗憾,以及眼前落叶覆盖着弯曲的小池的情状。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久别故地,不免生出些许感慨。

接下来的“摇落遽如许,岁时真可惊。”则透露出秋风轻拂,使叶子纷纷扬扬,像是时间无声地流逝,令人感到岁月的飞逝和自然界变化的迅速。这里,“遽”字用得甚好,表达了落叶之多和季节变迁之快,让人不禁对时光易逝生出惊讶。

中间两句“衡茅望故里,渔钓寄馀生。”诗人通过眺望着远处的茅草地(衡茅)想象着自己的家乡(故里),而渔人则是借助渔钓来维持生活,这两句传达出一种对归属感和生活艰辛的深刻体会。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虽然身处园中,但心系远方,渴望回归自然和平静的生活。

最后两句“放逐逢艰岁,藜羹未敢轻。”则是诗人在叙述自己在经历了困难重重的年华之后,对待命运的态度。尽管已经历经沧桑,但对于生活中的苦难和不易,诗人仍旧保持着谦逊和敬畏之心,没有轻视这些经历。

整首诗通过对落叶、故里和艰辛岁月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情感和他对于自然界、时间流逝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梅花十首·其四

山寺疏钟醒薄醺,林梢花雨正缤纷。

数声啼鸟唤残月,一夜相思霏冻云。

(0)

题梅绝句四首·其三

琼姿娟洁净无苔,浪向江南遍地栽。

难得写生花御史,霜前雪后一时开。

(0)

梅花绝句端阳后五日作二首·其二

绿叶成阴胜赏空,冷香和梦谢雕栊。

除非何氏山林见,折笋风前绽小红。

(0)

梅花绝句四首·其三

荒山何处觅春痕,酒力销时合断魂。

曾是独寻佳胜处,小桥流水入孤村。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十五

入林看碚垒,赏至莫停杯。

贵里临妆馆,屏风隐镜台。

春机思窈窕,夜静灭氛埃。

独寐多远念,中山安在哉。

(0)

梅花集玉台新咏十六首·其二

画扇拂游尘,梅香渐著人。

非怜江浦佩,不信洛川神。

细树含残景,回花半隐身。

上山采琼蕊,愿得及阳春。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