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
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
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
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水景象,诗人独自前往秋江之晚,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孤寂。前两句“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设置了整首诗的基调,秋色的山峦在眼前展开,而诗人则是独自一人在这个季节行走于秋江之畔,显得有些落寞和孤单。
接下来的“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进一步描绘了山的高峻与遥远,叠嶂即层层叠叠的山峦,它们似乎连着天际,而孤峰则是指那些独立于众山之外,高耸入云的人迹罕至的地方。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中的“夤缘”是一种曲折延绵的意思,表达了诗人对于那遥远且无法抵达之处的向往,而“苍翠空在眼”则是说那些美丽的景色只是停留在诗人的视线中,带有一丝无奈和渴望。
最后两句“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好奇和探索。在渡口,诗人询问渔家关于桃源之路的深浅,这里的“桃源”象征着一个遥远而美好的地方,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秋色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同时也透露出一丝超脱现实、向往理想世界的情怀。
高才独立万夫却,险语磨崖山鬼愕。
翕然万口竞流传,一字谁能加笔削。
自怜庸钝百不聪,晚来喜见人中龙。
更看挥翰光夺目,恍如海蜃浮青红。
一时闻望已难攀,相见平居养浩然。
慷慨胸襟包海岳,轩昂高义薄云天。
散材不谓蒙知遇,孤迹何期遂保全。
碌碌未能酬国士,正惭他日尉通泉。
陈公行古道,出处尽堪书。
俯仰端无负,初终总一如。
粤从为剧邑,平步上亨衢。
正色主风宪,弹劾靡亲疏。
故虽频补外,直性不可纡。
召还方进用,谓当推绪馀。
一朝忽撄疾,力请归旧居。
竟化辽东鹤,不作北溟鱼。
哀哉名世士,天胡赋分拘。
有子传衣钵,无钱治室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