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纵笔写新图,古木疏篁半有无。
厓雨未收泉散漫,山云不断雪模糊。
凤鸣朝日来阿阁,龙去秋木泣鼎湖。
前代风流那复见,几回清梦绕燕都。
尚书纵笔写新图,古木疏篁半有无。
厓雨未收泉散漫,山云不断雪模糊。
凤鸣朝日来阿阁,龙去秋木泣鼎湖。
前代风流那复见,几回清梦绕燕都。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竹木山水画卷。首句“尚书纵笔写新图”,以“尚书”代指画家,展现其挥毫泼墨,创作出一幅崭新的艺术作品。接着,“古木疏篁半有无”,描绘了画面中既有苍老的树木,又有稀疏的竹子,或隐或现,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厓雨未收泉散漫,山云不断雪模糊”,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自然景观。雨水尚未完全消散,泉水在山间流淌,显得散漫不羁;山间的云雾连绵不绝,与远处的积雪交织在一起,模糊不清,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壮丽的景象。
“凤鸣朝日来阿阁,龙去秋木泣鼎湖”,这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以“凤鸣”和“龙去”分别代表吉祥和神秘,描绘了画面中可能存在的神话元素。朝阳初升时,凤凰在阿阁上鸣叫,预示着吉祥的到来;而龙离开秋木,似乎在哭泣,或许象征着某种离别或哀伤的情绪。
最后,“前代风流那复见,几回清梦绕燕都”,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向往。诗人感叹,往昔的风华不再重现,只能在清幽的梦境中,回到那个充满历史韵味的燕都,寄托着对历史文化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画家作品中的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战士说辛勤,书生不忍闻。
三边远天子,一命信将军。
野火烧人骨,阴风捲阵云。
其如禁城里,何以重要勋。
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
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
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