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
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
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
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
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
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同时也蕴含了对远去友人的深切思念。开篇“麻川清见底,似入武陵溪”两句,以清澈的麻川河水为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神秘的自然环境中,仿佛随着水流进入了著名的武陵溪。
“两岸山相向,三春鸟乱啼”进一步描绘了江两岸山峦对立,春天鸟鸣声声交织的生动景象,这不仅是自然美景的写照,也透露出诗人对此地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酒旗和柳动,僧屋与云齐”则转换了画面,从动态的自然景观转向静谧的人文生活。酒旗在微风中摇曳,柳枝随风轻摆,而远处的僧房则与浮动的云朵相呼应,这些细节都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悟。
最后,“即此吾乡路,怀君梦不迷”表达了诗人的乡愁和对友人的思念。在这条熟悉的归乡之路上,诗人心中怀念着远方的朋友,即便是在梦中也不愿意迷失方向,这种深情厚谊令人感动。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精湛的笔法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情和乡愁,是一首集山水田园诗与怀旧寄情为一体的杰作。
曾立萧台缥缈天,尘心一堕八千年。
却从海上三山驾,来集城南五色泉。
辽鹤再闻中夜语,葛龙深抱午时涎。
绿章赤字无人检,犹在虚皇玉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