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
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
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伤春五首》中的第四首,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国事多艰的社会现实。诗中通过对春天美好而脆弱生命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这两句开篇便描绘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朝政环境,消息传来传去,但真假难辨,让人感到困惑和无助。
接着,“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这里提到的“王”可能指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他曾迁都到洛阳(简称洛),而后又返回长安(古称秦)。这两句表明了朝廷的不稳定和君主的无奈。
“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诗人通过对失去战马的公主和登上离别之车的贵妇的描写,表现出战争带来的苦痛和离别的哀伤。这里的“公主”、“贵嫔”很可能是虚指,用来代表遭受战乱的人们。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这两句通过对边塞(萧关)和大海(沧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疆域的担忧,以及希望能够出巡以安定边疆的心愿。萧关常指中国古代北方的边关,而“沧海”则是对广阔海洋的称呼。
“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诗人提到尽管国家面临着许多危机,但还好有不少老练的大臣在朝中,这给了他一些安慰。这里的“老大臣”是指那些经验丰富、忠心耿耿的朝廷重臣。
最后,“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诗人感叹是否还有像嵇康(三国时期的名士,以清廉著称)那样的忠诚之士,他们的忠诚之血是否会沾染到战车的尘土中。这两句表达了对忠良之士的怀念和对忠诚精神的颂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感慨,寄寓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忠诚之士的怀念与颂扬。
昔在京师赋《方鼎》,年少笔力回千钧。
焦山鼎图岁在已,江海起立鱼龙奔。
迩来衰谢二十载,虽有意气无由振。
戴氏此鼎何处得,势如怪兽狞以蹲。
平头负戴到蓬户,四座动色谁敢扪。
云雷盘旋间饕餮,斑斑古色疑周秦。
凹中尾鬣状天马,缘居鼯鼠拱且驯。
或云子午纪年月,或如癸甲兼庚申。
或云乾上艮在下,天山为遁理则均。
著马履鼠古所训,义云阴屈而阳伸。
制器尚象有深戒,寡闻鲜见徒纷纭。
大巧坐令倕龁指,流俗岂辨饲与饙。
丹枫阁中尽奇古,此鼎屹立何雄尊。
市丘鼎龋任嘲笑,烹鸡何以羞明神。
不烦更问柳下季,历千万世存吾真。
《戴氏鼎》【清·王士禛】昔在京师赋《方鼎》,年少笔力回千钧。焦山鼎图岁在已,江海起立鱼龙奔。迩来衰谢二十载,虽有意气无由振。戴氏此鼎何处得,势如怪兽狞以蹲。平头负戴到蓬户,四座动色谁敢扪。云雷盘旋间饕餮,斑斑古色疑周秦。凹中尾鬣状天马,缘居鼯鼠拱且驯。或云子午纪年月,或如癸甲兼庚申。或云乾上艮在下,天山为遁理则均。著马履鼠古所训,义云阴屈而阳伸。制器尚象有深戒,寡闻鲜见徒纷纭。大巧坐令倕龁指,流俗岂辨饲与饙。丹枫阁中尽奇古,此鼎屹立何雄尊。市丘鼎龋任嘲笑,烹鸡何以羞明神。不烦更问柳下季,历千万世存吾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46GiBR8D6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