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挂高岭,晴色媚远客。
哀湍吼丛薄,宿雾袅绝壁。
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
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
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
晨光挂高岭,晴色媚远客。
哀湍吼丛薄,宿雾袅绝壁。
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
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
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千石岭》,描绘了清晨时分登临千石岭的景象。首句“晨光挂高岭”展现了明亮的阳光穿透云层,照亮山顶的画面,给人以清新之感。接下来的“晴色媚远客”则写出晴朗的天气吸引着远方的旅人前来欣赏。
诗中通过“哀湍吼丛薄”和“宿雾袅绝壁”,描绘了山间溪流在茂密草木和峭壁间奔腾,雾气缭绕的神秘氛围。接着,“露重蓟花紫,风来蓬背白”细腻地描绘了露水打湿的紫色蓟花和被风吹拂的白色蓬草,色彩对比鲜明,富有生机。
“迷涂朴渥跳,饮涧于菟迹”两句,通过“迷涂”和“朴渥跳”形象地写出山路崎岖,旅人艰难跳跃的情景,而“饮涧于菟迹”则暗示了旅人饮水于兔子留下的痕迹,增添了野外探险的趣味。
最后,“层巅多折木,迮磴有飞石”描绘了山巅上树木弯曲,险峻的石阶上飞石横生的险恶环境,展现出登山的艰辛。结尾“不知山几重,杳杳入丛碧”则以迷茫的视线和无尽的绿色丛林,表达了诗人对未知山峦的探索和对自然景色的深深赞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千石岭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登山的体验,既有山水之美,又含旅途之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兰堂邵氏称名族,百年家世逾乔木。
高堂揭扁号存耕,种德尤如种嘉谷。
方寸之地仁为春,生意勃勃如兴云。
来牟率自帝命育,稂莠肯为他人耘。
秋成有获仓箱阜,宁让东南百千亩。
水旱无由害岁丰,豪强岂得兼吾有。
君莫羡家有万卷书,岂不见河东柳氏称巨儒,善和旧宅无人居。
又莫羡家有满籯金,岂不见董家筑坞贻谋深,不及后人徒有心。
积书积金非不美,振后光前能有几。
题诗为尔表存耕,贻厥子孙孙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