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堂风物渺江村,行客悽迷欲断魂。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馀春柳典型存。
雪堂风物渺江村,行客悽迷欲断魂。
不见当年谪仙面,空馀春柳典型存。
这首诗描绘了雪堂周围的江村景色,弥漫着一种凄迷的氛围,让过客感到心神飘摇,仿佛失去了灵魂。诗人表达了对已故谪仙(可能指苏东坡)的怀念,感叹如今已无法见到他的风采,只有春天的柳树还保留着他昔日的典型风貌。通过次韵的形式,诗人表达了对王待制游历东坡并留下题诗的回应,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和景物的深深感慨。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先贤的敬仰与追思。
路入桑乾塞雁飞,枣郎年少有光辉。
春风走马三千里,不废看花君绣衣。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开道业基。
不觉裹头成大汉,昨来竹马作童儿。
还缘世遇兵戈闹,祗恐身修礼乐迟。
及见和诗诗自好,砣公不到更何时。
安邑南门外,谁家板筑高。
奉诚园里地,墙缺见蓬蒿。
出郭眄细岑,披榛得微路。
溪行一流水,曲折方屡渡。
赞公汤休徒,好静心迹素。
昨枉霞上作,盛论岩中趣。
怡然共携手,恣意同远步。
扪萝涩先登,陟巘眩反顾。
要求阳冈暖,苦陟阴岭冱。
惆怅老大藤,沈吟屈蟠树。
卜居意未展,杖策回且暮。
层巅馀落日,早蔓已多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