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其四》
《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其四》全文
宋 / 孙应时   形式: 古风

哲人重出处,外物非所荣。

凤饥不啄粟,鸿冥安可矰。

早知屠羊肆,无所用三牲。

傥来亦傥去,不平何足鸣。

(0)
翻译
智者重视的是出处,而非外界的虚荣。
凤凰饥饿也不会啄食谷粒,高飞的鸿雁又怎能被细绳所捕获。
早知自己会被屠羊的场所接纳,那些祭祀用的牛羊猪就没有意义。
得到的东西也会失去,世间不公哪里申诉?
注释
哲人:指有智慧的人。
出处:指人的本源或最初的地方。
外物:指世俗的荣誉和利益。
非所荣:不是他们追求的荣耀。
凤: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高贵。
粟:谷物,这里指食物。
鸿冥:大雁,比喻高飞的鸟。
矰:古代用来射鸟的细绳。
屠羊肆:杀羊的店铺,比喻被世俗利用的地方。
无所用:没有作用,无意义。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
傥来:偶然得到。
傥去:偶然失去。
不平:不公平的事。
何足鸣:哪里值得申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孙应时的作品,名为《子宝东归以嘤其鸣矣求友声为韵作古诗七章宽予旅怀次其韵(其四)》。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子宝东归的思念和期盼,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赞赏。

“哲人重出处,外物非所荣。” 这两句表明智者对于名誉地位看得很重,但却不以外在的物质荣耀为荣。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在修养和精神追求的重视。

“凤饥不啄粟,鸿冥安可矣。” 凤凰不吃普通的米饭,高洁如同深不可测的云雾。这两句借助凤凰的形象,进一步强调了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早知屠羊肆,无所用三牲。” 早早就知道杀羊的市场,没有地方使用那繁复的祭祀之物。这里暗示诗人对于世俗礼仪的超脱和不屑,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傥来亦傥去,不平何足鸣。”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对于那些不公正的事情,又有什么值得鸣叫呢?这两句流露出诗人面对世事变化时的超然态度和对不公的淡漠。

整首诗通过对子宝品格的赞美,以及对友情和高洁生活理想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孙应时
朝代:宋

(1154—1206)绍兴馀姚人,字季和,号烛湖居士。孙介子。师事陆九渊。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授黄岩尉,为常平使者朱熹所重,与定交。丘崇帅蜀,辟入制幕,尝策言吴曦将叛。徙知常熟,秩满,郡守以私恨诬其负仓粟三千斛而捃摭之,市民竟为代偿,守益怒,坐贬秩。宁宗开禧二年起判邵武军,未赴而卒。有《烛湖集》。
猜你喜欢

贺新凉

兰幌灯前卷。便相如、愁盈四壁,一是齐遣。

始信明眸真善睐,暗瞬秋波似泫。

早打叠、鸾衾如茧。

扣扣繁钦情乍定,道琴心、眉语都来浅。

双影好,玉台展。三生石上精魂显。

好摩挲、蓝桥赠盒,玉圆犀扁。

得近佳人偏郑重,不惜乌龙字犬。

纵病渴、谁能求免。

从此比肩形影似,奉鸳鸯、绣谱同经典。

红绶带,肯轻剪。

(0)

感事述怀,集杜二十首·其二十

歌罢仰天叹,苍茫兴有神。

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枕簟入林僻,檐藤刺眼亲。

不知沧海上,薏苡谤何频!

(0)

题杨妃出浴图·其一

玉貌花颜金步摇,一番澡洗倍夭娇。

起来似不胜罗帔,倚定宫娥整翠翘。

(0)

清平乐.十一月十八夜宿酒刚醒,猛南前月今夕乃黄㜑送别时也,惘然得句

别来几日,又如今时节。一阵晓风铃语咽。

梦醒衾寒似铁。梦中细语商量。醒来残月横窗。

待倩嫦娥瞧去,两人那个凄凉。

(0)

满江红·其一戊申二五初度

水绿山青,望绵邈、中原何极。

甚一夜、西风摇落,便成畴昔。

弦柱华年抛掷半,囹圄甲子消磨十。

待儿时、云雾为开开,回天日。牛同皂,恨难涤。

马生角,涕沾臆。看大江东去,虏氛南逼。

已分功名成画饼,只今王霸空陈迹。

尽千秋、黄土与安排,长埋碧。

(0)

雨淋铃.夜窗听雨,孤雁和之,客感深矣。因调夹钟羽平叶一解

寒雨连江,暮城严鼓,倦旅清宵。

欹枕细数檐花,潇潇下、窗纸频敲。

翠衾冷逼梦惊,误灯影红摇。

甚雁声、偏搅愁人,未教到耳已魂销。

还理断弦翻苦调,望神京、一发霾云表。

有泪不洒觚棱,嗟予季、戢羽天寥。

信沈道远,怨鸿响、凄绝南谯。

怅夜永、羁绪鳏鳏,暗里青鬓彫。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