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
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
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名胜音尘隔”点明了远离尘嚣、隐居避世的主题,暗示了诗人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内心寻求宁静与超脱。接着“怀贤自渴饥”一句,表达了对古代贤者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描绘了隐居地的自然美景与诗人独自静坐的情景,通过“千岩”与“一榻”的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个人生活的简朴,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则进一步展示了隐居生活的舒适与自在,夏季的炎热并未影响诗人的生活情趣,反而在深林中找到了适合休憩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与和谐共处的态度。
最后,“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表达了诗人以古代诗人为友,以诗歌为伴,面对隐居生活中的孤独与寂寞,通过阅读和创作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寄托。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境界。
君子思危,惧不终日。众人居安,没齿自逸。
君子思退,如迫于渊。众人思进,如逐于田。
损益之变,何其相反。苟非明智,孰能及远。
人知其终,莫知其始。吉凶之萌,鲜不由已。
上天无私,何怨何亲。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道有险易,事有从违。于乎小子,慎尔所之。
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
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
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
院落深深杏花雨,莺声啼遍辛夷坞。
流苏罗幕春尚寒,博山轻飘香一缕。
鸾镜晓梳春云长,玉钗宝髻蟠鸳鸯。
斜卷重帘帖翡翠,金勒雕鞍叹何处。
谁家池馆咽笙歌,月照清尊金叵罗。
愁人独夜不成寐,绞绡晓起看红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