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旦朝贺》
《元旦朝贺》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仙音缥缈恊和鸾,天上春回白玉阑。

日出鸡人齐唱卯,雪消风伯为驱寒。

万方玉帛看王会,一岁仪文重履端。

满目升平题不得,白头惭愧直金銮。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新年朝贺的盛大场景与祥和氛围。首句“仙音缥缈恊和鸾”以缥缈的仙音与和鸾相呼应,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仿佛是神仙降临人间,带来吉祥与和谐。接着,“天上春回白玉阑”一句,将新春的生机与洁白的玉栏相结合,寓意着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充满了希望与清新。

“日出鸡人齐唱卯”描绘了古代宫廷中,随着太阳初升,鸡人(即报时的公鸡)齐声报时的情景,卯时的来临标志着新的一天开始,充满了新的希望与活力。“雪消风伯为驱寒”则通过雪消风伯(传说中的驱寒之神)的活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寒冷被温暖所取代的美好景象。

“万方玉帛看王会,一岁仪文重履端”两句,展现了天下各国使者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新年的盛况,以及礼仪制度的庄严与重要性。这不仅体现了国家的繁荣与开放,也彰显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最后,“满目升平题不得,白头惭愧直金銮”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太平盛世,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内心充满惭愧之情。这里的“白头”既指诗人自己年事已高,也暗含对未能亲历盛世的遗憾。同时,“直金銮”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站在皇宫之中,目睹这一切的场景,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感慨与自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明代新年朝贺的隆重与祥和,以及诗人对于国家繁荣与和平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三溪

何年巨斧神丁擘,遗节还看此日留。

一水潆洄通地脉,两山旋转界溪流。

危坡徙倚羊肠险,曲径斜通鸟道幽。

有客高歌振林木,半空黄叶下清秋。

(0)

春娘词二首·其一

种得杨柳叶,年年绿满枝。

非关隔望眼,偏许斗要支。

(0)

大梁怀古三首·其一

高堞犹传古大梁,兴亡劫历几沧桑。

七雄扰攘干戈地,五季纷纭磈礧场。

菟苑草荒空暮雪,隋堤柳尽澹斜阳。

繁华回首添惆怅,只有河流日夜忙。

(0)

寄家书

一纸家书抵万金,拈毫欲落又沈吟。

几多情绪言难尽,且把平安慰客心。

(0)

辽西道中二首·其一

枕江倚岭起书楼,岂分抛书事远游。

著作名山输片席,行藏大海落扁舟。

煎膏已惜残麟角,食肉何因羡虎头。

今日冲寒二千里,黄沙白雪莽生愁。

(0)

登拂水岩谒真武庙

石门通一径,藓磴陟千盘。

已在云中坐,方知天上寒。

苹蘩羞祗荐,肃穆俨仙官。

回首烟霞路,微茫鸟道看。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