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小儒等天之德,教学文章,教知经济,教敦气节,教立功名,最感深秋月来时,教共文孙随杖履;
与太傅应运而生,同扶社稷,同受躬桓,同拥旌旄,同馨俎豆,更伤惨大星陨处,同看钟阜灿精芒。
待小儒等天之德,教学文章,教知经济,教敦气节,教立功名,最感深秋月来时,教共文孙随杖履;
与太傅应运而生,同扶社稷,同受躬桓,同拥旌旄,同馨俎豆,更伤惨大星陨处,同看钟阜灿精芒。
此挽联以庄重之笔,悼念曾国荃,其内容丰富,情感深厚。上联“待小儒等天之德,教学文章,教知经济,教敦气节,教立功名”描绘了曾国荃在教育上的贡献,他不仅教授知识,更注重品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其深厚的教育理念。接着“最感深秋月来时,教共文孙随杖履”一句,以深秋月夜为背景,形象地展现了师生间亲密无间的互动场景,以及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下联“与太傅应运而生,同扶社稷,同受躬桓,同拥旌旄”则赞扬了曾国荃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展现了其作为国家栋梁的崇高地位。最后,“更伤惨大星陨处,同看钟阜灿精芒”表达了对曾国荃逝世的哀痛之情,同时也暗示了其虽离世,但其精神和影响如同钟阜山上的光芒,永远照耀着后人。
整体而言,此挽联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既展现了曾国荃在教育和政治领域的卓越贡献,也表达了对其逝世的深切哀悼和怀念,是一幅生动展现人物生平与精神风貌的艺术作品。
维中国,帝王所自立。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
天重开,地重辟。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
芟夷祸难四海一。神龙夹助正统集。
帝悯边尘扰中国。
诏下大将军,达副将军遇春提兵九十六万,戈鋋甲胄如浮云。
命词臣濂草檄谕彼中华民。
长驱入河洛,壶浆箪食来成群。
天涯含泪染征尘,丧事连悲万里身。
几岁山居应惜老,三秋田税更忧贫。
独安蓬荜悬游子,每见亭台易主人。
翠壁放歌林屋晓,黄柑酿酒洞庭春。
花间杖屦閒无客,湖上风涛暗有神。
旧侣总非丘陇隔,自看月影倒纶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