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中国,帝王所自立。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
天重开,地重辟。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
芟夷祸难四海一。神龙夹助正统集。
帝悯边尘扰中国。
诏下大将军,达副将军遇春提兵九十六万,戈鋋甲胄如浮云。
命词臣濂草檄谕彼中华民。
长驱入河洛,壶浆箪食来成群。
维中国,帝王所自立。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
天重开,地重辟。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
芟夷祸难四海一。神龙夹助正统集。
帝悯边尘扰中国。
诏下大将军,达副将军遇春提兵九十六万,戈鋋甲胄如浮云。
命词臣濂草檄谕彼中华民。
长驱入河洛,壶浆箪食来成群。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面对外敌入侵,皇帝派遣大将军徐达和副将军常遇春率领九十六万大军,英勇作战,最终平定四海,恢复了国家统一与和平的壮丽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颂扬,以及对英勇将士的赞美。
诗的开头“维中国,帝王所自立”点明了主题,强调了中国的地位和历史传承。接着,“欃枪遍郊原,天地黯无色”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渲染了一种沉重压抑的氛围。然而,随着“天重开,地重辟”,诗人笔锋一转,展现了希望与光明的到来,象征着国家的重生与复兴。
“扶桑荧荧日月出。照八荒,烂九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太阳比作扶桑,照亮了整个世界,寓意着国家的强盛与光辉。接下来,“芟夷祸难四海一”表达了对战争结束、国家统一的喜悦之情。
“神龙夹助正统集”一句,以神龙象征吉祥与力量,暗示了国家在关键时刻得到神灵的庇佑,进一步强化了统一与和谐的主题。最后,“帝悯边尘扰中国。诏下大将军,达副将军遇春提兵九十六万,戈鋋甲胄如浮云。”通过描述皇帝的英明决策和将领们的英勇行动,展现了国家的强大与领导者的智慧。
整首诗情感饱满,气势磅礴,不仅歌颂了国家的统一与和平,也赞扬了英勇的将士们为国家付出的牺牲与努力。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刻追求与向往。
山家昨夜房栊冷,梧桐一叶飘金井。
长天如水净藏云,明月含晖变秋景。
桂枝花拆风飘飘,谁在高楼吹玉箫。
人间不见槎升汉,天上将看鹊作桥。
年少征人在何处,白露沾衣未归去。
海畔今无漂母家,江南谁与王孙遇。
徘徊月下空长吟,吾徒自古难知音。
欲上高台问明月,明月何不照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