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桥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绊得人。
灞桥晴来送别频,相偎相依不胜春。
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绊得人。
这首诗《咏柳》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的姿态,以及它与人的互动,充满了生动的情趣和深意。
首句“灞桥晴来送别频”,点明了地点和时节,灞桥是古代送别的著名地点,而“晴来”则暗示了天气的好转,为离别增添了一丝温暖的色彩。这里不仅写出了送别的情景,也暗含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次句“相偎相依不胜春”,将柳树拟人化,形象地描绘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的姿态,仿佛与人一样享受着春天的美好,表现出一种和谐共生的景象。这里的“不胜春”既是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也是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后两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把长条绊得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自家飞絮犹无定”描述了柳絮随风飘散,四处不定的状态,象征着生命的不确定性和自由。后一句“争把长条绊得人”则是通过柳树的枝条与人的互动,展现了柳树既温柔又略带顽皮的一面,同时也寓意着人生的羁绊与自由之间的微妙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机,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达了对生命、自由与羁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