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阳杂咏·其四》
《端阳杂咏·其四》全文
明 / 陈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遗俗相传蜥蜴空,岂因希宠日当熊。

翻疑飞燕多相妒,故遣长门捕守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杂乱景象,通过“遗俗”、“蜥蜴”、“飞燕”、“长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实交织、自然与人事相融的意境。

“遗俗相传蜥蜴空”,开篇即以“蜥蜴”这一端午节传统习俗的象征,暗示了节日习俗的空洞与流逝,引人深思。接着,“岂因希宠日当熊”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端午节的某些仪式比作追求权势的行为,暗含对传统习俗中功利色彩的批判。

“翻疑飞燕多相妒,故遣长门捕守宫”,这两句则通过“飞燕”和“长门”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飞燕常被用来比喻轻盈、自由的女子,这里可能暗指那些渴望自由、不受束缚的女性形象;而长门则是汉武帝时期陈皇后居住的地方,此处或借指被边缘化、失去权力地位的女性。通过“飞燕”与“长门”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女性命运不公的感慨,以及对传统社会中女性地位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探讨了传统习俗、性别角色与社会地位等多重议题,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深刻洞察力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陈堂
朝代:明

陈堂,字明佐。南海人。明穆宗隆庆二年(一五六八)进士。授严州司理,征拜南京监察御史。屡奉敕巡视京营及上下江监兑漕粮。明神宗万历五年(一五七七),以星变,上疏论河套贡市漕河段匹诸宜兴革状,及请斥权珰、易枢部、宥谏臣。因忤大臣张居正,被贬归。后复起用,历官广西佥事、光禄寺少卿、南京尚宝司卿。致仕家居,肆力著述,靡所营树。有《朱明洞稿》及《湘南》、《皇华》、《南归》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四有传。
猜你喜欢

凤洞

古木森森翳女萝,四山环抱郁嵯峨。

此间定有荆山璞,未审何时遇卞和。

斩开绿棘黄荆路,岩上采霞摇影动。

洞里仙人醉不知,岩前留下无声凤。

我今行向洞前来,是洞须开凤莫猜。

便好跨游三岛去,等闲抖擞轻尘埃。

(0)

题赤松

世谓仙易得,汉武吾所知。

终老坐迷妄,海上求安期。

世谓仙难得,二王等儿嬉。

安期自来顾,一笑相与归。

难易讵能诘,惝恍谁复窥。

千古赤松事,话者君勿疑。

凌遐与倒景,物外非无之。

要须功行满,乃可超尘泥。

无怀轻诞心,鹤鹿浪欲骑。

安期寄语谓世人,初平不是牧羊儿。

(0)

简潘义荣

高槐记得绿阴垂,见公承诏趋丹墀。

今兹疏梅弄香粉,公坐鲠切还栖迟。

甘辞软暖定速售,此独难使壮者为。

苦言瞑眩上所急,出林之木风摧之。

嗟吁世路每如此,我常感激横涕洟。

贾生妙论逮伊管,绛灌之属犹可移。

长孺忠言岂真戆,其如御史能饰非。

到头至始天所惜,未肯容易登皋夔。

且今投置在闲散,药伤补败终见思。

公还故乡扫一室,古书名画四壁围。

宾客相过具杯酒,一笑万事荣辱齐。

虽然公岂忘世者,终念后稷由己饥。

吾皇尝胆愈思治,宣室赐对行可期。

当有今时张万福,欢呼再拜迎公归。

(0)

春晚

寒鸡不饱亦知鸣,布被堆中又五更。

唤此枕边烟浪梦,杂然风外鼓钟声。

花笼宿雾方冲湿,窗识朝阳已弄明。

盥濯是身无始业,一炉香火向三清。

(0)

移司道中四绝·其四

随车千骑铁成围,诸将前驱辨鼓旗。

不似东阳村舍畔,芒鞋踏雨看山时。

(0)

拟为孙立之谢·其二

酴醾只作酴醾白,自得新诗添秀色。

花头已是戴恩光,更渍露华无气力。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鲍桂星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