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
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
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
御柳低垂禁苑春,临轩又睹缛仪新。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
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
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
此诗描绘了弘治三年春天,皇帝在奉天殿亲自策问天下贡士的盛大场景。开篇“御柳低垂禁苑春”,以柳树低垂、春意盎然的景象,渲染出皇家园林中春日的宁静与生机。接着“临轩又睹缛仪新”,点明皇帝亲临策试,仪式庄重而新颖。
“群英献策陈王道,诸老赓歌颂帝仁”两句,赞颂了众多才子献策,彰显王者之道,以及老臣们歌颂皇帝的仁德。接下来“待漏金门晨整佩,论文玉署昼垂绅”,描绘了大臣们清晨在金门等待,白天在玉署讨论学问的情景,体现了官员们的勤勉与学术氛围。
最后,“连宵襆被容台宿,遥望奎光映紫宸”两句,写出了连续多夜住宿于官舍,远眺奎星光芒照耀皇宫的情景,既表现了官员们对国家的忠诚,也寓意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明代弘治年间科举考试的庄严与隆重,以及朝廷上下文人学士的风雅与勤勉,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冥我抱元气,谁与化育侔。
千秋见墨妙,信笔雷电稠。
奋迅开老干,上有苍隼游。
侧目轻万里,雄视奴鸺鹠。
神存非在击,精爽惬隆秋。
噫余当壮岁,慕猎平原搜。
倾金购俊鹘,狐兔穷山丘。
调养既已适,所往同仇雠。
年衰谢驰骋,悔与物类尤。
今看图画里,空助草堂幽。
九月九日游东山,老僧不与深闭关。
古松无事相与闻,只有鸣琴流水间。
青山自高云满屋,春风似病景不足。
道人游山亦何意,青松到门问所至。
白云了了天地间,此中山景曾飞来。
我闻薇垣独空秀,故山明月此时后。
万转不动苍山高,云峰烟欲到清昼。
故人西望黄鹤楼,使我□之独眉绉。
君不见古人已没空青苔,我乎我乎今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