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云峰横起,障吴关三面,真成尤物。
倒卷回潮目尽处,秋水黏天无壁。
绿鬓人归,如今虽在,空有千茎雪。
追寻如梦,漫馀诗句犹杰。
闻道尊酒登临,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
万里云屯瓜步晚,落日旌旗明灭。
鼓吹风高,画船遥想,一笑吞穷发。
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
此诗描绘了一番深秋的景象,云峰如障,吴关被围绕,给人一种雄伟而又神秘的感觉。倒卷回潮处,秋水连天,境界开阔无边,无所凭依。此情此景,让人心中生出种种感慨。绿鬓人归去,虽留下千茎雪,但已是空有所剩。
诗中的“追寻如梦”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追寻,而那些漫馀的诗句则显示了诗人的才华横溢。孙郎终古恨,长歌时发,这里的“孙郎”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人物,其永恒的恨意在长歌中不时涌现。
万里云屯如瓜步般延绵,落日旗旌间明灭,给人一种视觉和情感上的震撼。鼓吹声高,画船遥想,一笑之间,穷发皆吞没。这一段描写了诗人在这样的景象中所感受到的豪放与自在。
最后,当时曾照,更谁重问山月,这里“当时曾照”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时刻或情境,而“更谁重问山月”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问和留恋。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情怀。
南国古来风物好,早时游览熟登临。
青山满路人家远,丹橘隔江秋色深。
官况暂应劳折狱,病怀终自重分襟。
三年解罢当求试,多草新文慰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