霏微暮色锁清斋,久住峰头路不埋。
愧倚晨曦光自满,更嫌晚彩影谁谐。
龙泉暗溜千行石,牛火频烧品字柴。
寒彻始知魂梦隔,何人吟望在天涯。
霏微暮色锁清斋,久住峰头路不埋。
愧倚晨曦光自满,更嫌晚彩影谁谐。
龙泉暗溜千行石,牛火频烧品字柴。
寒彻始知魂梦隔,何人吟望在天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首联“霏微暮色锁清斋,久住峰头路不埋”,以“霏微”形容轻柔的暮色,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略显朦胧的氛围中。诗人长久驻足于山峰之巅,这里的道路虽久未有人行走,却因自然的洗礼而显得更加幽静与神秘。
颔联“愧倚晨曦光自满,更嫌晚彩影谁谐”,转而从时间的角度出发,早晨的阳光给予诗人内心的满足感,但同时也对傍晚的景色感到一丝遗憾,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完美时刻的追求。
颈联“龙泉暗溜千行石,牛火频烧品字柴”,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龙泉的水在石头间悄悄流淌,牛群点燃的火堆排列成品字形,这些细节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着生活的简单与和谐。
尾联“寒彻始知魂梦隔,何人吟望在天涯”,诗人通过感受寒冷,意识到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表达了对远方和未知世界的向往与思考。最后一句“何人吟望在天涯”则以问句的形式,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空间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思。
吾闻昆崙之山高通天,天柱折后岂复然。
我欲叩帝阍,何不穷日继月陟其巅。
乃复拉酒星,携太白,与之大醉河汉边。
然后乘槎归海上,胡自郁郁年复年。
沧田不久留,人生徒尔忧。
君不见秦皇汉帝如行客,关陇之间多山丘。
吾不知天为高,地为厚,生而肥,死而瘦。
床头一杯酒,朝朝暮暮在吾手。
若使海水能醉人,日与冯夷结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