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茅庐一径通,鹿门高隐似庞公。
欲医俗病书为药,要破愁城酒有功。
向暖荼蘼迎旭日,窥帘乳燕舞轻风。
南薰再过天中节,应见城边荔子红。
山下茅庐一径通,鹿门高隐似庞公。
欲医俗病书为药,要破愁城酒有功。
向暖荼蘼迎旭日,窥帘乳燕舞轻风。
南薰再过天中节,应见城边荔子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乡村生活画卷。首联“山下茅庐一径通,鹿门高隐似庞公”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隐居生活的环境,山下的茅屋与隐士庞公的生活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颔联“欲医俗病书为药,要破愁城酒有功”则揭示了隐士通过读书和饮酒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与解脱,表达了对世俗烦恼的超脱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读书被视为精神疗愈的良药,而酒则成为排解忧愁的有力工具,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和物质享受的双重追求。
颈联“向暖荼蘼迎旭日,窥帘乳燕舞轻风”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开放的荼蘼花,乳燕在轻风中翩翩起舞,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尾联“南薰再过天中节,应见城边荔子红”则将时间推进到夏天,南风再次吹过,天中节到来,城边的荔枝树上挂满了成熟的果实。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季节变换的美感,也寓意着丰收与喜悦,呼应了全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逸生活中的宁静与和谐,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思的作品。
胡君有佳儿,纯悫而静者。
自君留词掖,思君不暂舍。
亲老当悬车,迎之辇毂下。
喜亲出都门,徒跣控亲马。
祖道宾迭至,别杯酒更把。
官秩司旗常,饯章宣风雅。
击节想已屡,知音谁云寡?
归途春冰泮,烧痕灵雨洒。
喜见江南山,螺黛秀而野。
挂帆胥江潮,卧听滩声泻。
儿搆远碧楼,楼成君归也。
旦旦候鹊喜,夜夜卜灯灺。
出迎空里闾,驩声振屋瓦。
妇增姑馔供,孙将儿衣扯。
整蠹理篇帙,割鲜作脯鲊。
君归乐如此,令我空蹊踝。
行乐须及时,岁冲难久假。
朝亦不采薪,暮亦不采薪。
莲泾赊得沽酒家,入口滑辣香且醇。
一饮三百钱,再饮五十文。
兴来连欲醉不得,一醉已判三千春。
狂歌还容木客和,大叫岂怕邻翁嗔。
生来无田种秫米,乱后有地披荆榛。
山花野草插满笠,儿曹错□刍荛民。
王质不饮酒,也是痴仙人。
烂柯山,在何许,一局残棋自今古。
当垆主人休索钱,酒债寻常何足数。
醒来随处束薪归,却卖青钱送还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