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莫胡僧问劫灰,且陪东阁赋官梅。
春梢惯识宫妆样,花信偏随驿使回。
痛饮我曹身总健,浩歌谁怕老相催。
疏枝气压群芳尽,羞杀墙阴锦被堆。
遮莫胡僧问劫灰,且陪东阁赋官梅。
春梢惯识宫妆样,花信偏随驿使回。
痛饮我曹身总健,浩歌谁怕老相催。
疏枝气压群芳尽,羞杀墙阴锦被堆。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元干的作品,名为《奉简才元探梅有作兼怀旧游》。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梅之作,同时也融入了对往昔游历的怀念。
首句“遮莫胡僧问劫灰”中,“遮莫”常用以形容遥远或隔绝,胡僧则是对西域僧侣的称呼。这里可能暗示诗人与那位西域僧人的距离感,也许是在比喻某种难以触及的事物。此句通过提问劫灰(即佛教中火化后的骨灰),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寻求。
“且陪东阁赋官梅”则将诗人带入了一个具体的情境之中。东阁可能是指某个书房或静室,而“赋官梅”则表明诗人在此处咏叹着宫廷里的梅花。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也反映出他对仕途生活的关联。
接下来的两句“春梢惯识宫妆样,花信偏随驿使回”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天的枝头(春梢)已经习惯于观察宫中的装扮(宫妆),而梅花的信息则是通过官道上的传递者(驿使)带给诗人的。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间往来的对比,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仕途生活的依赖和联系。
“痛饮我曹身总健,浩歌谁怕老相催”则表达了一种豪放的情怀。诗人在痛快地饮酒,同时自信身体健康,不畏惧年迈所带来的压力。这不仅是对生命力的肯定,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坚持。
最后两句“疏枝气压群芳尽,羞杀墙阴锦被堆”则描绘了一种梅花独秀的情景。疏疏的枝条散发着压倒其他花卉的气息,而那隐藏在墙阴下的锦被(可能是指梅花)也如同诗人内心深处的宝贵记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咏叹梅花,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情感,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怀念。同时,它也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和他对于生命力的肯定。
阳夏吾鼻祖,人物倾九州。
间携东山妓,文靖极风流。
屐齿步飞磴,快哉康乐游。
耳孙牛马走,阘惰无匹俦。
但有爱山趣,尚能继前修。
颇厌城市尘,拘絷如楚囚。
朅来龙泉上,杖履随沙鸥。
幽寻风露静,江月动金虬。
青山带长江,佳气日夕浮。
旁有列仙家,丹楼连飞楼。
琴书静无华,竹树烦更幽。
约我云霞交,兹游及清秋。
朱弦荡尘襟,芳尊写牢愁。
道士如弥明,长颈高结喉。
初无石鼎句,崄怪压刘侯。
从渠倚壁睡,吾属足冥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