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愁过黄昏无著处。
宝篆烧残香缕。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
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多寒易雨。春事都相误。愁过黄昏无著处。
宝篆烧残香缕。低鬟暗摘明珰。罗巾挹损残妆。
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凄凉的氛围和个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首句“多寒易雨”直接设定了一个阴冷且多变的春天气候,接着“春事都相误”则暗示着在这样的环境下,原本应有的欢愉与期待都被打乱,无法达成。
第三句“愁过黄昏无著处”,诗人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忧虑,这份忧虑随着日落而加剧,却又找不到寄托之所。接下来的“宝篆烧残香缕”则是对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悼,宝篆象征着珍贵,而燃烧的香气已经所剩无几。
“低鬟暗摘明珰”一句,诗人通过低头偷偷摘取珠玉的动作,传达了一种私密而又无从诉说的心情。紧接着的是“罗巾挹损残妆”,这里的罗巾可能象征着女性的装饰,而挹损则是指时间流逝带来的毁坏和遗忘。
最后两句“檐外几声风玉,丁东敲断人肠”中,檐外的风铃声如同玉石相击,清脆而凄厉,而这种声音却像是丁零作响的钟声一样,撕裂了人的内心。这里的“人肠”可以理解为人之情感深处,被敲打得支离破碎。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阴冷多雨、花事难以如愿达成的描写,以及对个人美好记忆即将消逝的哀悼,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无奈。语言优美,意境凄清,是一首表达深邃情感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