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将幽显较精粗,人鬼从来理不殊。
磊砢挐云传怪状,论师天眼识工夫。
莫将幽显较精粗,人鬼从来理不殊。
磊砢挐云传怪状,论师天眼识工夫。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名为《吴道子画鬼》,通过诗文表达了对吴道子绘画艺术的深刻见解与赞美。
首句“莫将幽显较精粗”,诗人开篇即提出观点,告诫人们不应以人间与鬼神之界来衡量艺术作品的高下,强调了艺术创作的普遍性和超越性。接着,“人鬼从来理不殊”进一步阐述,指出人与鬼神在道理上并无本质区别,暗示了艺术作品能够跨越现实与超现实的界限,传达出更深层次的哲思与情感。
“磊砢挐云传怪状”,描绘了吴道子笔下鬼神形象的奇特与生动,通过“挐云”这一动词,形象地展现了鬼神形象的高大与威严,同时“怪状”二字则强调了这些形象的独特与非同寻常,体现了吴道子在艺术表现上的大胆创新和想象力的丰富。
最后,“论师天眼识工夫”一句,诗人借用了“天眼”这一比喻,赞扬了评论家或鉴赏者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暗示了吴道子的画作不仅在技艺上达到了高超的境界,更在精神层面上触动了人心,激发了人们对艺术与生命的深层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道子画鬼这一主题的艺术解读,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吴道子艺术成就的高度评价,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艺术与哲学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超越现实世界的精神追求。
清溪流水白云关,处士高标玉笋班。
虚馆数楹愚剡似,好山十里画图间。
风前高柳株株弱,沙上群鸥个个閒。
煮茗汲清童子小,引雏哺果鸟声蛮。
斫鱼自可开尊俎,肃客何妨响佩环。
避世武陵同绝境,濯缨还许散襟颜。
山下有林处,村墟各耕牧。
山上有林处,中皆道释屋。
维林衣被山,上下同一绿。
其树十九松,亦有笼葱竹。
枫林或间见,馀者灵草木。
松大皆合围,百万聚龙族。
命之曰树海,绿涛时起伏。
云来变绿色,日入红骤缩。
人行若鱼游,鸟兽成水畜。
有时云布海,树海为所覆。
上下同一云,浩浩无平陆。
峰峦覆不尽,洲岛联或独。
高松偶閒出,森若帆樯矗。
云动天地浮,云静天地肃。
云海有收时,树海观乃复。
徜徉两海间,怪伟娱心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