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鹊桥仙·其四》
《鹊桥仙·其四》全文
宋 / 朱敦儒   形式: 词  词牌: 鹊桥仙

携琴寄鹤,辞山别水,乘兴随云做客。

囊中欲试紫金丹,待点化、鸾红凤碧。

谁知到此,玉梯无路,天上难通消息。

不如却趁白云归,免误使、山英扫迹。

(0)
翻译
带着琴,与鹤作伴,告别山水,乘着兴致随云游走做客。
想在行囊中尝试那紫色的金丹,期待它能炼化出凤凰和碧玉般的美丽。
谁料到此地,通往天宫的玉梯已无路可寻,难以传递消息。
不如就此乘着白云返回,以免打扰了山中的仙灵,破坏了它们的宁静。
注释
携琴:携带琴瑟。
寄鹤:与鹤为友。
辞山别水:告别山水景色。
乘兴:兴致勃勃。
紫金丹: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药。
点化:炼制或转化。
鸾红凤碧:比喻珍贵的色彩或物品。
玉梯:神话中的天梯,象征登天之路。
天上:指天宫或仙境。
消息:此处指信息或联系。
却趁:反而。
免误:避免错误或打扰。
山英:山中的仙人或精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朱敦儒创作的《鹊桥仙(其四)》。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一种超脱尘世、追求高洁的精神状态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

“携琴寄鹤,辞山别水,乘兴随云做客。” 这几句描绘了诗人带着琴离别山水,随着云彩自由地旅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琴在这里不仅是艺术创作的工具,也象征着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抒发。

“囊中欲试紫金丹,待点化、鸾红凤碧。”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道家修炼之术的向往,想要在自己的生活囊中尝试用紫金丹来修行,以期达到灵魂的升华和物质的变化。这一意象充满了神秘色彩,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超脱现世、追求永恒不朽的渴望。

“谁知到此,玉梯无路,天上难通消息。” 当诗人真正踏上了追求精神高峰的道路时,却发现原来连通天堂与尘世之间的桥梁——玉梯已经消失,不再能够轻易地获取天界的信息。这几句表达了一种对于追求真理而不得的无奈和困惑。

“不如却趁白云归,免误使、山英扫迹。” 最后诗人选择了退隐山林,乘着白云返回自然之中,以避免再次陷入世俗纷争,同时也希望能够抹去过往的足迹,重归宁静。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的崇拜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道家修炼之术的向往,表现出诗人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于现实世界的无奈和逃避。

作者介绍
朱敦儒

朱敦儒
朝代:宋   字:希真   籍贯:洛阳   生辰:1081-1159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洛阳人。历兵部郎中、临安府通判、秘书郎、都官员外郎、两浙东路提点刑狱,致仕,居嘉禾。绍兴二十九年(1159)卒。有词三卷,名《樵歌》。朱敦儒获得“词俊”之名,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楼钥《跋朱岩壑鹤赋及送闾丘使君诗》)朱敦儒著有《岩壑老人诗文》,已佚;今有词集《樵歌》,也称《太平樵歌》,《宋史》卷四四五有传。今录诗九首。
猜你喜欢

旷庐遣兴·其三

嚼过黄梅与紫姜,那云酸辣不曾尝。

太平犬马有馀庆,中落田园并受殃。

老冉冉来情自短,事循循叙梦何长。

果谁死作有名鬼,百世人犹奉瓣香。

(0)

新柳四首·其三

絮语缠绵两意同,忍教萍迹忽西东。

只今牢繫长堤马,从此无烦远塞鸿。

绿意满前风似箭,黄昏有约月如弓。

千条万绪横塘路,牵惹桃花别样红。

(0)

赠庞郦亭先生二首·其一

卅年清德畏人知,投绂归来两鬓丝。

犀首岂为无事饮,虎头终属有才痴。

笑谈枕石宜佳客,点缀虞山要好诗。

世乱莫嫌竹乐晚,春风杖履步迟迟。

(0)

北门竹枝词十首·其七

女娃亦爱北门游,山轿纷纷过不休。

兴福回来孙祠歇,衣香更胜木樨珠。

(0)

有感

人间赫奕是何方,莫若当今翰墨场。

偶遇腾骧增意气,真看举动有辉光。

英才合御龙门李,陋巷宜眠蝶梦庄。

廿载诗书空励志,只成画饼实堪伤。

(0)

六十自遣六首·其二

四十生儿不算迟,六旬预算抱孙儿。

含饴有望难如愿,传砚须知尚待时。

老子虽无诒后谷,女孙也会解人颐。

年诚可向情天借,伫见麒麟手抱持。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