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没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出没云闲满太虚,元来真相一尘无。
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
这首宋代李特的《颂》,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诗中“出没云闲满太虚”描绘了一幅云雾缭绕、宇宙空灵的画面,象征着世间万物的变幻莫测与宇宙的广阔无垠。接着,“元来真相一尘无”一句,揭示了禅宗中追求的“空”之境界,即世间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无,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
后两句“重重请问西来意,唯指庭前柏一株”,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通过层层追问“西来意”,即佛祖释迦牟尼西行传法的深意,最终却以庭前的一株柏树作为答案,寓意深刻。柏树常青不衰,象征着生命的永恒和禅宗智慧的恒久不变。这不仅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更是对“空”与“实”、“无”与“有”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引导读者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真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理性的提问与解答,展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在看似无常的世界中寻求永恒的智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体悟宇宙真理的可能。
乡与子直游胶庠,是时子明居侍旁。
友于学问相激昂,声华日驰翰墨场。
仲氏一第如探囊,伯氏随即淩云翔。
已快雁塔书雁行,君家馀庆未易量。
二龙三凤同呈祥,一门竞爽如圭璋。
前后继踵名相望,夥为十佛经中光。
联翩不羡金华堂,会稽何独誇诸黄。
世言燕山窦十郎,一枝椿老五桂芳。
君今取此名其堂,荐绅荣之富篇章。
几与窦氏争颉颃,吾家亦颇推吾乡。
自从仲父闿天荒,五登科第于太常。
枝分派别各一房,敢与君家相比方。
夫人更喜寿且康,岁时罗列称寿觞。
綵衣青紫交焜煌,人生至乐见未尝。
源深允矣流必长,孙枝更接秋风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