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
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
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
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
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
□□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
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
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
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
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
□□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理想中的太平盛世,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治象难言说,风谣采道涂。" 这两句开篇,意在说明这种理想状态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只能借助自然的声音和古道来传递信息。
"太平于此盛,旷古以来无。" 这里直接点出了诗的主题,即当前的太平景象是自古未有的。
接下来的几句 "腰笛童鞭犊,烹葵妇馌夫。文如未见者,尧岂可名乎。" 描绘了一种和谐美好的生活场景,其中的音乐、饮食、文学等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甚至超越了尧舜时代的理想。
"礼乐河汾策,衣冠洛社图。"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典籍和仪式的引用,以及对服饰和集市场面的描绘,再次强调了这种太平景象下的文明与繁荣。
最后 "□□工黼黻,笔力若为摹。" 可能是对诗人技艺或对古代艺术作品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高超艺术创作力的推崇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文化自信和社会理想,体现了诗人对于太平盛世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