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子商量乘早泊,向前十里不逢村。
卸帆敛柁依山脚,系缆添桩傍树根。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
五更露下欺孤枕,忽听新鸿更断魂。
梢子商量乘早泊,向前十里不逢村。
卸帆敛柁依山脚,系缆添桩傍树根。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
五更露下欺孤枕,忽听新鸿更断魂。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泊舟周家步》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边泊船的经历。首句“梢子商量乘早泊”写船夫们商量趁早停靠,暗示时间尚早,环境宁静。接着,“向前十里不逢村”进一步强调了周边的荒凉和僻静。
“卸帆敛柁依山脚,系缆添桩傍树根”细致地描绘了泊船的过程,船员们放下船帆,收起舵,选择靠近山脚和树根处系缆,显示出他们的谨慎与熟练。这两句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和安全。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通过月色的变化,描绘出微风吹过水面,月光朦胧,水面如镜,秋意深沉而清澈。这句富有诗意,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句“五更露下欺孤枕,忽听新鸿更断魂”,诗人被五更时分的露水打湿孤枕,此时听到远处的新鸿鸣叫,勾起了内心的情感,可能引发思乡之情或孤独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情感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泊舟之夜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宋诗的淡雅与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