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泊舟周家步》
《泊舟周家步》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梢子商量乘早泊,向前十里不逢村。

卸帆敛柁依山脚,系缆添桩傍树根。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

五更露下欺孤枕,忽听新鸿更断魂。

(0)
注释
梢子:指船的梢头或船夫。
商量:商议决定。
乘早:趁早。
泊:停泊。
向前:朝前。
十里:十里的距离。
逢:遇见。
村:村庄。
卸帆:解开船帆。
敛柁:收起舵。
依:靠着。
山脚:山脚下。
系缆:系紧缆绳。
添桩:增加木桩。
傍:靠近。
树根:树根处。
月魄:月亮的光芒。
昏:暗淡。
晕:月晕,即月光周围的模糊光圈。
无痕:没有痕迹。
五更:夜晚的第五更次。
露下:露水落下。
孤枕:孤单单的枕头。
新鸿:新来的鸿雁。
断魂:心神不定,情绪低落。
翻译
我们计划趁早靠岸,往前十里都未遇见村庄。
解开船帆收起舵,船靠近山脚停泊,缆绳系在树根旁加桩固定。
月光朦胧因风而晕,秋水清澈见底无丝毫痕迹。
五更时分露水打湿孤枕,忽然听到新雁鸣叫,令人心碎魂销。
鉴赏

这首宋代赵汝燧的《泊舟周家步》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江边泊船的经历。首句“梢子商量乘早泊”写船夫们商量趁早停靠,暗示时间尚早,环境宁静。接着,“向前十里不逢村”进一步强调了周边的荒凉和僻静。

“卸帆敛柁依山脚,系缆添桩傍树根”细致地描绘了泊船的过程,船员们放下船帆,收起舵,选择靠近山脚和树根处系缆,显示出他们的谨慎与熟练。这两句也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静谧和安全。

“月魄知风昏有晕,秋光入水净无痕”通过月色的变化,描绘出微风吹过水面,月光朦胧,水面如镜,秋意深沉而清澈。这句富有诗意,传达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一句“五更露下欺孤枕,忽听新鸿更断魂”,诗人被五更时分的露水打湿孤枕,此时听到远处的新鸿鸣叫,勾起了内心的情感,可能引发思乡之情或孤独之感,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情感丰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泊舟之夜的景象,融合了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宋诗的淡雅与深沉。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六十一诗十四首·其六

微霞薄照影漫漫,世上愁从落日攒。

閒倚石楼思往事,忽惊阳雁报新寒。

头颅久豁重添雪,杖屦犹存数绕坛。

不用更寻华表鹤,六旬人物已凋残。

(0)

哭千山剩人法弟三首·其二

乌玄鹄白尽乾坤,侠骨平心欲并论。

至性自应投绝域,深悲何必恨中原。

十年膻雪酬先泽,七刹幢铃答后昆。

觉范子卿终一死,空馀骸骨吊关门。

(0)

己亥冬至

岭外再逢长至日,烟袅风轻散缕愁。

岂无海市堪舒眼,不是匡庐莫上楼。

戎马乡关今日泪,溪山松菊百年秋。

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

(0)

初还雷峰示诸子

七贤远别成何事,三老重来信有因。

若与交臂新交臂,吾犹昔人非昔人。

老榕垂荫酬初地,弱柳沿溪似旧津。

再礼慈云深自省,肯教狼藉故园春。

(0)

送顿修真佛行乞兼怀岭南九江诸子

金井桥边风习习,玉渊潭上月娟娟。

十年残梦无寻处,一夕离歌尽惘然。

已许白云成我友,又随流水作人缘。

因君忽动无穷思,岭海豫江霜叶前。

(0)

西樵写怀十首·其九

身隐须教心共隐,遣情争似泯情佳。

桔槔转处聪明巧,机轴停来天地差。

逐浪随波人易偶,离非绝句道犹乖。

可怜林下逃名者,名重如山时未谐。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