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初还雷峰示诸子》
《初还雷峰示诸子》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七贤远别成何事,三老重来信有因。

若与交臂新交臂,吾犹昔人非昔人。

老榕垂荫酬初地,弱柳沿溪似旧津。

再礼慈云深自省,肯教狼藉故园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回雷峰塔时对过往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与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七贤远别成何事,三老重来信有因”,以历史上的七贤和三老为引子,表达了对过去人事的追忆与对现在重逢的感慨。七贤远去,不知所终;三老归来,自有其因。这里既有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叹,也有对自身经历的反思。

颔联“若与交臂新交臂,吾犹昔人非昔人”,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与反思。与人相逢,仿佛是新交,但自己却已非昔日之我。这不仅是对个人成长变化的感慨,也暗含着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颈联“老榕垂荫酬初地,弱柳沿溪似旧津”,转而描写自然景象。老榕树在初地垂下浓荫,弱柳沿着溪流,仿佛回到了往日的渡口。这一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通过自然界的恒常与不变,反衬出人事的流转与变迁。

尾联“再礼慈云深自省,肯教狼藉故园春”,表达了诗人再次面对慈云(可能象征着某种精神寄托或信仰)时的自我反省,以及对不破坏、不浪费故乡春天的美好愿望。这里既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也有对外在环境的爱护,体现了诗人对和谐共生、珍惜当下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联想和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过去与未来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寄家因东西南北四韵就寓怀·其二

朝回散步二桥西,景物苍凉望眼迷。

疏树淡烟延日暮,危楼叠嶂接天齐。

囊空客久归心切,衣薄天寒旅况悽。

幸有一般心乐处,年来雁塔姓名题。

(0)

送桃源尹知县

几年清誉达京畿,又喜还官出禁闱。

路指淮南烟树迥,马嘶蓟北晚风微。

一声秋雁随云渡,半幅征帆带雨飞。

遥想桃源重到日,桑麻依旧蔼春晖。

(0)

送王给事中贤归山东

几年簪笔侍彤闱,此日承恩衣锦归。

北阙辞时清漏彻,东蒙望处白云飞。

秋晴驿路砧声远,露冷关河树影稀。

悬想焚黄先垄日,森森宰木倍生辉。

(0)

送宿州太守王永隆增秩复任为民告留

考成诏许复南行,深慰编氓借寇情。

凤阙辞时宫漏彻,马蹄归处晓寒轻。

青衫虽换绯袍贵,襟度还同玉雪清。

遥想耄倪欢有待,拥途争迓旧前旌。

(0)

和笪端凯韵送其弟归老

清时解组鬓毛皤,归去华阳路几何。

心旆晓悬天阙迥,宦情秋逐莫云多。

红亭绿酒人初醉,落日青山鸟自歌。

惆怅都门从此别,瑶阶谁复共鸣珂。

(0)

送邓日新归韶阳省亲

几年联佩侍宸旒,此日分携动别愁。

岐路一尊桑落酒,西风万里曲江舟。

青山断处蛮烟合,红荔香时瘴雨收。

自古韶阳多异物,肯将钟乳寄交游。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