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足溪涨缘,风高花委红。
天清气自佳,独步来山中。
见竹不敢穿,生怕伤箨龙。
雨足溪涨缘,风高花委红。
天清气自佳,独步来山中。
见竹不敢穿,生怕伤箨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入山的画面,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怀。诗中“雨足溪涨缘”一句,形象地表达了春天雨水充沛,溪水丰满的景象;“风高花委红”则写出了春风吹拂下花瓣纷飞,色彩鲜艳的美丽情景。
“天清气自佳”一句,通过对比衬托手法表达了诗人在山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到自然之美。紧接着,“独步来山中”则透露出诗人独自漫步于山林之间,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宁静。
最后两句“见竹不敢穿,生怕伤箨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子比喻为箨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以及不愿意破坏这一切的美好。整首诗流露出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万里同行一瘦筇,寻山问水有先容。
更穷天姥投南路,已过台山第几峰。
从此又随双涧月,不妨曾听五峰钟。
却从更好堂前望,满眼诗材思不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