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与云齐,寻僧路不迷。
小舟沙鸟外,疏磬夕阳西。
古树含云亚,春桥覆水低。
鹫峰飞不去,夜夜子规啼。
一塔与云齐,寻僧路不迷。
小舟沙鸟外,疏磬夕阳西。
古树含云亚,春桥覆水低。
鹫峰飞不去,夜夜子规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继芳的作品,名为《有怀鹫山次僧芳庭韵》。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深沉表达。
"一塔与云齐,寻僧路不迷。"
这里诗人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一座塔与天际的云朵相齐平,既象征着精神的超脱,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于信仰和精神寄托的向往。"寻僧"二字暗示了诗人对佛法或禅理的追求,而"路不迷"则表明了诗人的坚定与清醒。
"小舟沙鸟外,疏磬夕阳西。"
诗人将自己比喻为一叶小舟,在河流中缓缓前行,"沙鸟外"可能是指远离尘世的宁静之所。"疏磬"通常用来形容清晨的钟声,这里用以描绘傍晚时分的宁静与孤寂,而"夕阳西"则强调了时间流逝和光阴的变幻。
"古树含云亚,春桥覆水低。"
这两句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山林幽深的画面。"古树"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岁月的沧桑,而"含云亚"则赋予了它神秘和超凡脱俗的一面。"春桥"和"覆水低"共同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而又宁静安详的自然景观。
"鹫峰飞不去,夜夜子规啼。"
"鹫峰"是诗人心中的一个精神寄托,它高不可攀,象征着理想和信念的坚定。而"飞不去"则表达了对这个理想世界的向往无法实现的无奈与执着。"夜夜子规啼"中,"子规"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工具,而它在夜晚发出的声音,则是时间流逝和孤独寂寞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精神世界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