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邢检讨母》
《挽邢检讨母》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有子登科入翰林,难将寸草报恩深。

和熊已作中宵梦,断织曾劳往日心。

长忆红霞裁命服,空悲白发映华簪。

光荣尚自沾存没,留取芳名照古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为邢检讨的母亲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深沉的哀悼与崇敬之情。诗中以“有子登科入翰林”开篇,赞美了邢检讨之子的才华与成就,同时也暗含了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与无法回报的遗憾。“难将寸草报恩深”一句,运用了“寸草春晖”的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子女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深深感激,却难以完全回报的无奈。

接下来,“和熊已作中宵梦,断织曾劳往日心”两句,通过梦境与断织的典故,进一步描绘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与付出。和熊的典故出自《后汉书》,指母亲在儿子外出求学时,常梦见儿子被野兽伤害,以此激励儿子勤奋学习;断织的典故出自《后汉书·乐羊子妻传》,讲述妻子用剪断正在织布的线来比喻中断学业的后果,以此劝勉丈夫继续求学。这两句诗通过梦境与断织的典故,生动地展现了母亲对子女成长的关心与期望。

“长忆红霞裁命服,空悲白发映华簪”两句,通过回忆母亲为子女裁制礼服的场景,以及岁月流逝,母亲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与对母亲辛勤付出的感慨。红霞象征着母亲的慈爱与温暖,而命服则是子女成年后的重要服饰,代表着家族的荣耀与传承。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母亲的容颜逐渐老去,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对母亲衰老与离世的哀痛。

最后,“光荣尚自沾存没,留取芳名照古今”两句,总结了对逝者的评价与纪念。即使母亲已经离世,她的美德与贡献仍然影响着家庭与社会,她的名字将永远铭记于人心,照亮历史的长河。这两句诗表达了对逝者高尚品质的颂扬与永恒记忆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孝道与美德的重视与推崇。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山园遣兴

输逋告籴走比邻,恤患分灾累故人。

安得此身无一事,林中数笋过残春。

(0)

二友

剩储名酒待梅开,净扫虚窗候月来。

老子幽居得二友,人间万事信悠哉。

(0)

赠道人周大方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0)

得己堂

为己终成物,为人适丧己。

得之以为重,丧者深可耻。

与其乞墦生,不若蒙袂死。

贫贱勿失色,富贵亦勿竞。

穷达本无心,安于义与命。

人受命于天,颜孟独能正。

(0)

挽许士元州判

有数应前定,浮生难豫期。

为亲尝药去,俄自载丧归。

循吏堪为传,遗民议立祠。

灵輀无路送,老泪不胜挥。

(0)

怡颜亭曹若晦子无易为奉亲作

冬青有何好,婆娑岁寒姿。

每爱渊明句,独树乃为奇。

朝阳紫翠交,夕月光陆离。

幽怀聊所寄,宴生辄移时。

陶写得真性,丝竹亦何为。

欢趣不自觉,况令儿辈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