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道家者流双凤仙,迂访墙东老田叟。
叟读儒书五十年,一事不成今白首。
道人过门何所求,期将汗漫东北游。
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
吏商奔走日百里,区区嗜利与名耳。
道眼视之海中沤,炎夏长途何必尔。
吾师之师柱下史,紫气曾惊关尹喜。
当时剩却五千言,焉用老人诗一纸。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创作的《赠道人周大方》。诗中,诗人以道家的象征——双凤仙和老田叟为引子,描绘了一位修道者周大方的形象。周大方虽然读书五十年,但未在世俗事务上有所建树,如今已白发苍苍。他来访诗人,希望能展开一场无拘无束的东北游历,表现出超脱世俗的追求。
诗人通过“青蛇三尺风雷吼,玄鹤一声天地秋”的生动画面,展现了周大方的道行和对自然的敬畏。他批评那些为官商之人忙于追逐名利,认为这些在道家眼中如海中泡沫般短暂。最后,诗人提到自己的老师(即周大方)的师父柱下史,暗示其师承深厚,而周大方留下的五千言道义就足以传世,无需再依赖世俗的诗歌。
整首诗以道家思想贯穿,赞美了周大方的超然境界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道家修行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