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言语苦悲辛,啼老江南绿树春。
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
思归言语苦悲辛,啼老江南绿树春。
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杜鹃》诗,以杜鹃鸟的啼鸣为线索,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哀愁。
首句“思归言语苦悲辛”,开篇即点明主题——思归。杜鹃鸟的叫声,仿佛是游子心中最深切的呼唤,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苦,以及归家之路的艰辛与无奈。这里的“言语”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杜鹃鸟的啼鸣来象征游子的心声,其“苦悲辛”三字,将思乡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次句“啼老江南绿树春”,进一步描绘了杜鹃鸟在江南绿树间啼叫的情景。江南的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然而杜鹃鸟的啼叫却让这春日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老”字,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衰败,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后两句“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诗人提醒人们,不要仅仅依赖于巴西(这里可能是指异乡或他处)的风景,因为那里的景色虽美,却难以抚慰心中的思乡之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异乡与故乡的风景,强调了故乡在游子心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深化了思乡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杜鹃鸟的啼鸣这一意象,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展现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哀愁,又蕴含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萧立之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既真实又动人,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
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
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
险涩千盘磴,参差百转峰。
宿云长抱殿,游鹤不归松。
虎涧泉为雨,鲸楼石作钟。
韭抽尧叶净,桃发汉花浓。
道士随黄犊,仙人驾赤龙。
丹炉七焰灭,琼箓九霞封。
乱竹通飞佩,繁芝碍放筇。
愧为福地客,叨蹑羡门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