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杜鹃》
《杜鹃》全文
宋 / 萧立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思归言语苦悲辛,啼老江南绿树春。

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

(0)
鉴赏

这首宋朝诗人萧立之的《杜鹃》诗,以杜鹃鸟的啼鸣为线索,描绘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哀愁。

首句“思归言语苦悲辛”,开篇即点明主题——思归。杜鹃鸟的叫声,仿佛是游子心中最深切的呼唤,表达出对故乡的思念之苦,以及归家之路的艰辛与无奈。这里的“言语”并非实指,而是借用了杜鹃鸟的啼鸣来象征游子的心声,其“苦悲辛”三字,将思乡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

次句“啼老江南绿树春”,进一步描绘了杜鹃鸟在江南绿树间啼叫的情景。江南的春天,本应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然而杜鹃鸟的啼叫却让这春日显得格外凄凉。这里的“老”字,不仅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岁月的沧桑与生命的衰败,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

后两句“莫倚巴西君故土,巴西风景近愁人”,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诗人提醒人们,不要仅仅依赖于巴西(这里可能是指异乡或他处)的风景,因为那里的景色虽美,却难以抚慰心中的思乡之痛。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异乡与故乡的风景,强调了故乡在游子心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深化了思乡的主题。

整首诗通过杜鹃鸟的啼鸣这一意象,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既展现了思乡之情的深沉与哀愁,又蕴含了对故乡的深情厚谊。萧立之以其细腻的笔触,将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得既真实又动人,让人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乡愁。

作者介绍

萧立之
朝代:宋

萧立之(一二○三~?)(生年据本集卷下《壬午元日试笔……》“年似渭滨人样子”、“记前壬午甫能冠”推定),原名立等,字斯立,号冰崖,宁都(今属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进士。历知南城县,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归隐。有《冰崖诗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孙敏辑刊《冰崖公诗拾遗》三卷。事见本集末附萧敏《识后》,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九有传。 萧立之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题画五首·其二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0)

无题

亭角楼窗取次凭,东风不送笑歌声。

山村水郭城西路,却放朝云此处行。

(0)

怀知诗·其一顾明府荣夫

鸡山燕市每依依,此日都抛入洛衣。

家近郁林公旧隐,门如彭泽令初归。

空怜旧社惟君密,却笑无车访我稀。

最爱沧浪池水好,几时同坐一方矶。

(0)

横山下种瓜作

山田荦确苦多沙,学种东陵五色瓜。

激涧即看穿石竹,插篱偏自爱藤花。

囊中未得餐霞法,溪上时留泛海槎。

长日辍耕无一事,只须牛角挂南华。

(0)

下第归桐冈园小酌

无策干明主,多情梦故林。

重来高阁上,终日听风琴。

绿酒邀狂态,闲云纵野心。

不知春已暮,花树碧成阴。

(0)

游玉笥山

玉笥开山远,金坛瞰谷重。

灵光流世界,瑞气浑春冬。

险涩千盘磴,参差百转峰。

宿云长抱殿,游鹤不归松。

虎涧泉为雨,鲸楼石作钟。

韭抽尧叶净,桃发汉花浓。

道士随黄犊,仙人驾赤龙。

丹炉七焰灭,琼箓九霞封。

乱竹通飞佩,繁芝碍放筇。

愧为福地客,叨蹑羡门踪。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