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这首明代诗人屠滽的《题画五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碧水丹山映杖藜",画面以碧绿的流水和鲜艳的山色为背景,一位老者手扶藜杖,悠然欣赏这美景,杖藜与山水相映,显出生活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夕阳犹在小桥西",进一步点明时间,夕阳余晖洒在小桥边,增添了画面的暖色调和静谧气氛。
"微吟不道惊溪鸟",诗人轻声吟咏,浑然忘我,未曾察觉自己的举动已惊动了溪边栖息的鸟儿。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微妙互动,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最后,"飞入乱云深处啼",描绘了鸟儿受惊后振翅飞入云层深处,只留下一串清脆的啼鸣,给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生动与动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画中景色与诗人的情感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禅意的山水画境,体现了明朝文人士大夫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