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饯王书史》
《饯王书史》全文
宋 / 杨公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揽辔来时柳未烟,榴花又见火初然。

一春人坐冰霜国,四野农歌蚕麦天。

教雨仁风弥歙境,屏山练水入吟编。

明朝马首东归去,伫看清名到日边。

(0)
翻译
我骑马而来时,柳树还未长出新叶,石榴花又像初燃的火焰般热烈。
整整一个春天,人们都生活在寒冷如冰霜的环境中,田野上农民们唱着农歌,庆祝蚕麦丰收的季节。
教育和仁政如同雨水和春风,遍布整个歙县,美景和山水都成为我诗篇中的素材。
明天早晨,我将向东归去,期待着我的清名能传遍遥远的日边。
注释
揽辔:拉着缰绳,指出行或上任。
柳未烟:形容柳树尚未长出新叶,春意尚浅。
火初然:比喻石榴花盛开,色彩鲜艳。
冰霜国:形容环境寒冷。
农歌蚕麦天:农事繁忙,庆祝蚕麦丰收的季节。
仁风:指仁政,良好的政治风气。
弥歙境:遍布整个歙县地区。
屏山练水:美丽的山水景色。
东归去:向东返回故乡。
清名:清白的名声,高尚的品德。
日边:比喻远方或朝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间的劳作。

“揽辔来时柳未烟”,诗人以驾车人的视角,观察着初春时柳树尚未长出烟雾般的嫩绿新叶。"榴花又见火初然" 则描绘了榴花竞相开放,宛如火焰般热烈的景象。

“一春人坐冰霜国”,这里的“冰霜国”形容的是春末时节,气候转凉,人们仍需坐于寒冷之中。"四野农歌蚕麦天" 描述了农民在田间劳作,蚕豆麦子成熟的季节,同时也传来了农夫们的歌声。

“教雨仁风弥歙境”,诗人借“教雨”与“仁风”来比喻自然界对万物的滋润和恩惠,"屏山练水入吟编" 则形容了山峦、溪流之间景色如诗文般美丽。

最后,“明朝马首东归去”,表达的是清晨时分,骑士策马向东而行,准备返回。"伫看清名到日边" 则是诗人在观赏着那些清白无瑕的名声直至太阳西斜之际。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生活场景的真实再现,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杨公远
朝代:宋

杨公远(一二二七~?)(生年据本集卷上《生朝(己巳)》“初度今朝四二年”、卷下《初度(丙戌)》“今朝六十从头起”推定),字叔明,号野趣居士,歙(今安徽歙县)人。善诗工画。终生未仕,以诗画游士大夫间。有《野趣有声画》二卷。事见本集卷首宋吴龙翰序、卷末方回跋,《元书》卷八九《方回传》附。 杨公远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刻本,无异文)。
猜你喜欢

纵酒

纵酒非能饮,长言未是诗。

年华除夜逼,心事故人为。

君欲醉须醉,我还归便归。

南豅到南涧,官柳野梅知。

(0)

次韵黄崇道

长夏得閒趣,无过里社中。

往来三径日,舒写一襟风。

幸与陶潜醉,从渠阮籍穷。

人家莺燕里,犹记淡烟笼。

(0)

伯辉竹林书院

竹林彼一时,仲容乃此游。

寥寥千载后,忍曰为良谋。

古人心匪遐,用舍多风流。

身容纵未老,岁月去不留。

结茅我山椒,诗书尚何求。

固将淑诸人,犹能诵轲丘。

朅来南风薰,见子忘百忧。

阮盖青云器,涛戎信其俦。

取酒且勿饮,听作商声讴。

(0)

朱毅夫挽词

卖药长安市,退藏三十秋。

来从阿戎语,始与德公游。

一别俄黄壤,遥怜尚黑头。

心知漆灯在,应为此翁留。

(0)

魏勃·其一

异姓侯王约重陈,谁知兴复自陪臣。

滕公刚笑轻齐尉,大勇直须庸妄人。

(0)

风光阁

万个琅玕照碧溪,翠萝苍木与云齐。

山南山北皆春色,岂特风光在水西。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