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柳双溪,展残卷半窗,丛话渔隐。
逗夜雨朝晴,四乡蓑影。
沙上飞禽知我意,劝延山翠疗诗病。画中景。
微欠浣花,花外渔艇。琴引。相思成兴。
问凄凉犯里,哀韵谁听。愿老唱农歌,秧塍千顷。
无恙临邛应早到,自眉州下江程近。归心紧。
野田鹭鸶飞暝。
烟柳双溪,展残卷半窗,丛话渔隐。
逗夜雨朝晴,四乡蓑影。
沙上飞禽知我意,劝延山翠疗诗病。画中景。
微欠浣花,花外渔艇。琴引。相思成兴。
问凄凉犯里,哀韵谁听。愿老唱农歌,秧塍千顷。
无恙临邛应早到,自眉州下江程近。归心紧。
野田鹭鸶飞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烟柳笼罩在双溪两岸,诗人独自在窗边翻阅残卷,沉浸于渔隐丛话之中。夜雨过后,清晨的阳光洒落,渔夫披着蓑衣的身影在四乡间移动,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飞鸟似乎理解诗人的思绪,它们在沙滩上翩翩起舞,似乎在劝诱诗人欣赏山色以舒缓诗中的病态。画面中,还可见到远处的浣花溪和渔艇,增添了几分宁静与诗意。
接着,诗人的心境转向了琴声,琴音中流露出深深的相思之情,而那哀怨的旋律似乎无人倾听。他渴望回归田园生活,歌唱农歌,想象自己在广阔的稻田间漫步,期待早日到达临邛,因为从眉州顺江而下的旅程已经临近。此时,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归乡的急切,连田野上的鹭鸶也在黄昏时分安静地飞翔,似乎与他的心境相呼应。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梅子黄时的雨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东海。
污泥龙王宫,恐获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连秦宫。
蹋尽天子土,馈餫无由通。
此言虽太阔,且是臣心肠。
野风结阴兵,千里鸣刀枪。
海月护羁魄,到晓点孤光。
上不事天子,下不识侯王。
夜半睡独觉,爽气盈心堂。
颜子甚年少,孔圣同行藏。
我年过颜子,敢道不自强。
船人虽奴兵,亦有意智长。
问我何所得,乐色填清扬。
我报果有为,孔经在衣裳。
不立晋祠三十年,白头重到一凄然。
泉声自昔锵寒玉,草色虽秋耀翠钿。
少壮同游宁有数,尊荣再会便无缘。
相思临水下双泪,寄入并汾向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