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轩时远望,遍处足惊心。
霞璨山增翠,天青水益深。
浩歌来晓月,虚籁促归禽。
触目皆成趣,愁中为展襟。
开轩时远望,遍处足惊心。
霞璨山增翠,天青水益深。
浩歌来晓月,虚籁促归禽。
触目皆成趣,愁中为展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在室内打开窗户远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开轩时远望”,开门见山地描述了诗人选择在傍晚时分,打开窗户向外眺望的场景。接着,“遍处足惊心”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强烈感受,这里的“惊心”并非恐惧之意,而是被美景深深触动,心灵为之震撼。
接下来的四句“霞璨山增翠,天青水益深”,诗人运用对比和色彩的描绘,将夕阳映照下的山峦变得更加翠绿,天空呈现出更深的蓝色,而水面则因夕阳的倒影而显得更加深邃。这四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浩歌来晓月,虚籁促归禽”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情不自禁地放声歌唱,仿佛与月亮相呼应。同时,远处归巢的鸟儿的鸣叫声,似乎也在回应着诗人的歌声,营造出一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氛围。
最后,“触目皆成趣,愁中为展襟”两句,总结了诗人整个晚眺的感受。尽管外界充满了乐趣,但诗人心中仍存有忧愁。然而,在这样的美景面前,诗人似乎暂时忘却了烦恼,心情得以舒展。这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也反映了其复杂的心境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傍晚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以及在自然美景面前心灵得到的片刻宁静与释放。
柳君文武甚,睨视万人豪。
老气鼓不作,卷旗解弓刀。
上为朝阳桐,下为涧溪毛。
囊中有美实,期子种蟠桃。